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镇坪县深入开展城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

    作者:佚名 时间:2008-08-05 09:04 来源:中共镇坪县委组织部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镇坪县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实行1个机关支部联系1个农村支部、1名机关党员联系1名农村党员,积极开展以技术服务、访贫问苦、信息咨询、产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城乡支部结对共建“八个一”活动,实现了城乡支部互联、党员互动、优势互补目标,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快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镇坪步伐。

    支部互联,夯实结对共建责任

    年初,县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印发了城乡支部结对共建方案,确定了城乡支部结对共建内容。即:开展一次调研,形成一篇调研报告;组织一场培训,推广一项技术;走访慰问一次困难党员,解决一件困难问题;每名机关党员联系一名农村党员,开展一次服务活动;机关党员为农村党员出一个点子,增加一项增收渠道;开展一次支部联谊活动,共同上一次党课;组织机关党员捐献一笔资金,建成一个农村书屋;总结一套工作经验,宣传一个经验典型的“八个一”活动。机关60个支部和70个县直部门带领10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分别深入各自共建点,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分析了解村情村貌,找准该村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针对实际情况,成立以城乡支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结对共建领导小组,制定切合实际的结对共建方案,分解细化结对共建内容,把“八个一”活动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党员身上,签订目标责任书,把结对共建与党员“十星级”管理结合起来,与解放思想大论讨活动结合起来,纳入党建工作年度考核内容,建立结对共建计事表,支部实行季度检查通报制,年底进行奖惩兑现。

    党员互动,扎实开展共建活动

    机关各党支部按照“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忧我解、民求我助”的工作思路,遵循“党建互学、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的原则,充分发挥“三苦”精神,为共建村送点子、送信息、送技术、送温暖、送物资、办实事、搞联谊,把结对共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一是联谊活动丰富多彩。机关支部拿出一定的经费,利用纪念节日组织机关党员与农村党员开展打篮球、拔河、下象棋等联谊联欢活动,在农忙时节组织党员深入所联结对户开展技术服务、购买生产设备。二是产业帮扶人文关怀。在产业帮扶中,针对共建村产业大户、贫困党员和五保户的实际情况,建立“五送一建”的关爱机制,采取一帮一、二帮一的办法,为帮扶对象提供生产资料帮助、致富路子推荐、农业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服务,提高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三是基础设施重注实效。在基础设施上,针对村上实际情况,发挥部门优势,积极争取项目,协调资金,集中人力,重点解决水、电、路、桥等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切实改善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优势互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通过开展城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城乡基层党的建设取得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效果,推动了党的建设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机关受教育、提素质。全县60个机关党支部带领1000余名机关党员深入所联新农村建设一线,在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增收、抗震救灾等急难险重工作中进行意志磨炼,加强实践锻炼,体验农村生活,使党员意识、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在汶川“5.12”震灾发生后,机关党组织积极行动,采取措施,组织机关党员深入联建村查看灾情,号召机关党员带头交纳“特殊党费”25万余元,带动全社会通过民政部门捐款58万元。在结对共建活动中,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组织针对实际,实行人性化管理,温馨化服务,在工作中开展挂牌服务、结对服务、承诺服务活动,做到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平事快办,提高了工作效率。

    农村得实惠、促发展。在城乡结对共建活动中,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为所联村、所联户扶贫送智,支持农村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直接投入资金7万多元,协调资金31万余元,投入水泥114吨,培训农民群众3.6万人次,提供致富信息3850条。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帮助带动下,新农村旧貌换新颜,群众发展产业积极性高涨,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今年新发展“镇坪模式”养殖户293户,生猪饲养量达13.8万头,新发展草本药材6万亩,劳务输出1.1万人,农村路、水、电和阵地建设得到全面完善,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12元,财政总收入1921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xfw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