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产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稳定21万亩秋季粮油作物面积,加强科技指导和田间管理,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模式,大力发展蚕桑、畜牧、烤烟、林果、黄姜五大绿色产业,提升产业建设集约化、规模化水平。蚕桑产业继续抓好蚕室蚕具建设、实用技术推广、密植桑园建设三大重点,发足秋蚕种,做到桑叶不浪费,完成1万亩桑园建设任务。畜牧产业坚持把基础母猪培育、良种仔猪繁育、圈舍和养殖小区建设作为重点,最大程度地规避疫病风险,推动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烤烟产业要指导群众加快烘烤和配套设施建设进度,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益。突出抓好10万亩木瓜园规范化管护,加快推进木瓜产品深度开发,引导木瓜产业持续发展。抓好黄姜规范化种植示范点建设,力争年底留存面积稳定在6万亩。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适应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闲置的实际问题,要求每个乡镇必须抓1-2个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的试点,鼓励采取土地租赁、入股等形式促进生产资料向能人大户集中,以此推动规模经营和集约生产,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抓劳务输出提升劳务经济水平。坚持以技能培训、信息服务和劳动维权为重点,扩大有组织输出。强化“双线”考核管理,切实做到使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都接受技能培训,保证每一个新增劳动力都拥有一技之长,实现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大力提升劳务经济水平。
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按照综合治理的思路,突出修田造地、围堤造田两大板块,加快水源地保护、长治工程、土地整理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切实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结合生猪产业建设和扶贫重点村建设,抓好“圈、沼、厕”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加快34个扶贫重点村建设进度,加大10个板块开发村建设力度,力争在10月底前完成移民扶贫开发建房任务,9月底前完成4个特困村“安居工程”建房任务。做好2005年市定的9个新农村示范村要迎验准备,确保顺利通过验收。扶贫部门积极争取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尽快启动新一轮8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