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现代化科技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为加快我市中药现代化进程,提升中药产业科技水平,促进中药产业发展壮大。市科技局在认真研究全市中药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围绕做大做强秦巴药业、建设绿色药谷的战略目标,以加强科技创新和推进科技产业化为主题,紧紧抓住新药研发和示范园建设两个关键环节。大力推进GAP认证试验研究。并以此为契机,积极争取科技部、省科技厅科技资金扶持,三项费用适度倾斜投入,先后投入资金四百余万元。大大强化了中药新药研发和示范园建设,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一、中药材品种选育和新药研发成效突出
在中药材良种方面,先后培育出三倍体、四倍体绞股蓝新品种,选育出高含量的盾叶薯蓣种质。平利县建立了目前全国唯一的绞股蓝品种园,研究培育的绞股蓝四倍体,有效物质含量最高达12.2%,比一般品种高5个百分点以上,使工业化规模生产的效益大大提高。旬阳县黄姜研究所建立了黄姜种质资源圃,对83个品系113个优良单株进行栽培研究,选优繁育的“安姜3号”良种已开始示范推广,使姜农的效益大为提高。在新药研发方面,现已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在全国叫的响的名牌产品。目前全市有国家级新药10个,省名牌产品2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8个。北医大安康药物研究院对绞股蓝、淫羊藿、五倍子、葛根、盾叶薯蓣、索骨丹等30多种药用植物进行系统地开发研究。已申报的新药有18种,正在研制的有6个一类新药、48个二、三类新药。安康正大已确定继绞股蓝之后,葛根为立足当地资源的又一个系列开发的产品项目。新产品开发有10个新药已完成前期研究,进入临床试验。镇坪制药厂新药研发目前有两个新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平利药厂有3个新产品在试验阶段。此外“乙肝清胶囊”、“玉蚕冻干胶囊”等新药已完成规定的实验程序,进入审批阶段。北京同仁堂紫阳基地开发研制的硒菇多糖、富硒保健系列产品已完成试制,正式投产。以淫羊藿、猪苓、玄参、黄连、虎杖、黄精、鱼腥草等地道中药材为原料的新药研发也在有关单位实施。全市呈现出以中药骨干企业为主体,依托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开发新药的势头强劲,良好的开局为全市打造现代化的中药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园建设进展良好
2003年底,省中药办批准了我市黄姜、绞股蓝、黄精、板蓝根4个地道中药材优势品种GAP认证研究项目。截至目前,黄姜GAP认证研究方案已经完成,在旬阳吕河东坝村建设标准示范园50亩。安康中科医化公司投资25万元在岚皋建立了100亩黄姜种质资源圃,进行良种繁育和黄姜GAP试验研究。安康正大制药公司投资300万元在平利县普济寺镇建立了绞股蓝药源基地300多亩和GAP试验示范园30亩,同时正在筹备建立葛根药源基地。安康北医大制药公司在平利县长安镇建设绞股蓝药源基地200亩,GAP试验示范园30亩;与宁陕县合作投资180万元建立绞股蓝规范化种植基地110亩。黄精GAP认证项目业主在汉阴租用土地300亩,目前已种植30亩。板蓝根GAP认证项目业主已在汉阴县五一村租用土地100亩,目前种质资源已收集。镇坪县制药厂正在积极建设葛根GAP示范园。步长集团投资1000万元在镇坪县建立玄参、黄连GAP种植基地。杨凌麦迪森制药公司与汉阴县政府签订合同由该公司在汉阴县建立百亩桔梗、板蓝根、淫羊藿、旱半夏GAP示范园。西安思安科技已在宁陕旬阳坝投资100万元新建猪苓初加工基地,并计划投资2000万元,在宁陕新建猪苓、天麻、党参饮片生产线。
中药现代化战略的实施不仅加快了我市中药产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大批的外地企业来安投资,增强了县域经济的活力,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带来了新的机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