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市政协二届十三次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市政府关于我市劳务经济发展状况与职业培训情况的通报和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关于我市劳务经济发展状况与职业培训情况的调研报告。市政协主席张仁莲,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崔光华,市政协副主席高怀德、陈安生、李启良、张冰、胡必进、张先德,市政府市长助理陈明参加会议。
我市是一个有近30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发展劳务经济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民以来土地增收乏力的瓶颈,相当一部分群众从土地中释放出来,进入城镇谋求发展,直接提高了劳动报酬,拓宽了致富渠道,获得了比经营土地更多的现金收入,据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全市劳务输出56万人,劳务收入32亿元,劳务人员年收入5700元,在农民收入构成中占53.3%。
在听取了常委们的意见和建议后,张仁莲说,发展劳务经济是推动安康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最为有效措施之一,近些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加强劳务输出工作,下功夫提高劳务经济的组织水平,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认真做好务工人员的维权服务,支持务工人员创业致富,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劳务经济的发展。
张仁莲指出,必须用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劳务经济在我市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加强领导,资金上舍得投入,工作上狠下功夫,切实把劳动力资源作为农村的第一资源,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村的第一经济,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村的第一产业,真正把转移城乡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安康经济突破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要全面整合劳动、农业、扶贫、教育、移民、交通、经委等各渠道的职业培训资源、项目,切实解决力量分散与多头培训的问题;要在多层次、多形式搞好大规模剩余劳动力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劳务品牌意识,把劳务品牌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经营;要积极发展劳务中介组织,探索政府引导、能人带动、市场运作、专业化服务的劳务协会组织建设,用市场化手段大力培育、扶持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规范各方面服务行为,促进劳务市场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