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变化赢得赞誉声

    ——宁陕县抓党建促发展纪实

    作者:杨坤成 谭海波 李明月 时间:2008-09-25 14:15 来源:中共宁陕县委组织部 字号: 打印

    宁陕县广货街镇蒿沟村以前发展基础薄弱、经济落后,群众生活困难。鱼胜梅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6名党员招商引资发展旅游,把一个昔日的落后村变成了现在的全县旅游新农村示范村,村党支部一班人赢得了全村群众的由衷赞誉。

    近年来,宁陕县通过健全机制,创新载体,激发活力,走出一条依靠党建求发展、加强党建促发展的路子,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项制度”强基础

    机制活,全盘活。宁陕县从完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党建联系点、督促检查、村干部考核考评四项制度,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

    28名县级党员领导和151名基层党委、党总支委员联系178个基层党支部,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联乡、联村、联户、结对子”活动,经常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协调解决问题,推动联系点的党建和各项工作,确保了基层组织建设队伍、阵地、制度、活动、保障“五个到位”。

    推行村级干部“双评双考”制度。每年年终由乡(镇)党委组成考核组深入到村听取村支部、村委会总结和两委主要负责人述职,由村民代表对村两委班子主要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和村两委班子进行综合“评议”;乡(镇)党委派出的考核组按各村年初与乡镇党委签定的责任书,逐项量化打分,评定格次。“双评双考使”村级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各类矛盾明显减少,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精神风貌明显改观,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该县还进一步加强了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把党员发展的重点放在不是党员的村委会主任、返乡知识青年、退伍复员军人、致富能手、妇女、少数民族和高中、职中农村优秀学生上,进一步改善党员年龄文化结构到。去年全县共有117名农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83人被选拔进入积极分子队伍,30人被培养发展成党员,其中35岁以下的18名、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4名。开通了流动党员服务电话,及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确保党员不论流动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同时将政治素质高、能力素质强、群众基础好、工作作风实的年轻干部放到重要岗位。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农村普遍建立村民议事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会议,不少群众都说:“现在管理民主,办事公开公正,想方设法为民办实事,我们高兴。”

    “四大工程”增活力

    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宁陕县通过实施“堡垒工程”、素质工程”、“纽带工程”和“旗帜工程”,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搭建起发挥先进的舞台,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力。

    近几年来,该县采取“立足自建、奖励促建、部门帮建”等多种办法筹措资金近300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555240㎡,新建和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82880㎡,在全县98个村活动阵地全部实现公房化、电教化、标准化、规范化目标。

    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干部教育培训月报表“零”报告制度和办班申报制度,2007年批准30名干部参加本科学习,有关部门举办干部培训班10个,组织71名干部外出参加各类调训;按照分级分类和全员培训原则,对“四支人才队伍”分系统、分岗位、分层次开展主题培训,全县共培训党政人才10506人次、专业技术人才2164人次、企业管理人才458人次、农村乡土人才3304人次。今年,该县举办专职党委副书记培训班、机关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解放思想培训班、新提拔干部培训班、后备干部培训班、副科级领导培训班、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7个培次,培训约1000人次以上。从配备设备入手,加强党员电化教育。采取县委组织部党费补一点、包村部门帮一点、支部书记拿一点的办法,先后组织45名有潜力、有能力的村组干部参加农广校学历教育。

    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采取“县级领导联乡镇、县直部门包帮村、机关党员结对子、农村党员践承诺”的方式,19名县级党员领导联系14个乡镇,70个县直机关单位包帮61个村3个企业,联系350户困难群众,175名党员领导干部联系178个党支部的党员群众,820名机关党员结成帮扶困难群众对子820对,帮助落实项目、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培养、树立和命名表彰先进典型,以先进带后进,以点带面促进基层组织建设整体上台阶。去年,命名表彰了一批“五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党支部 、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党员致富带头人。1个“五个好”乡镇党委和1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受到省委表彰。

    “四大活动”促发展

    “机关党建系列活动”、“双培双带”活动、农村党员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三培两推”活动,成为宁陕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个鲜活载体。2007年, 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6.01亿元、财政总收入43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49元,同比分别增长13.6%37.4%76.9%17.9%;今年前5个月,宁陕县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7.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359万元、占全年计划53.5%,完成工业总产值12850万元、同比增长14.57%

    在机关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五个好”创建、“三个一”创评、“一先两优”评选、活动阵地建设等系列活动,全面提升了机关党建工作水平。县上的每一项重要工作,都能看到县直机关党组织的身影。县直各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县”工作部署,发挥自身作用,联村联户结对帮扶,在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献计出力。

    开展“双培双带”活动,实现了“优秀的群众在党内,优秀的党员当干部”、“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岗位一份力”目标。在农村党员和干部中培养致富能手200名;在致富能手中培养发展党员80名,培养后备干部200名,落实“双带” 党员570名,累计帮扶1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辐射带动3万多农户依靠科技调结构、兴产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深入开展开展党员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推行党员先进性承诺制,让每一名党员都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全县1463名有服务能力的农村党员向群众公开承诺的2000余项服务事项全部得落实兑现。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开展党员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结成党员帮扶困难群众对子820对;在社区党建示范点开展党员挂牌亮身份等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党员服务群众中心。城关镇城南社区自党员挂牌亮身份以来,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30多件,解决问题50余个,联系安排30余名下岗职工再就业,转移城乡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80余人。

    实行党员领导干部抓非公有制党建联系点制度,开展“三培两推”活动,采取联合多样的组建方式组建4个非公经济党组织,选派48名熟悉党务工作的干部到18个非公企业担任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在非公企业形成了党员做示范、群众照着干的局面。已组建党组织的庙沟石厂、汤坪砖厂等4个民营企业,在党员的带动示范下,员工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企业的效益稳步增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xfw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