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大瀛湖治理:汉江两岸绿化与促农增收的重要支撑

    5年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 完成绿化任务3.9万亩

    作者:董良军 石建修 时间:2010-04-24 10:59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过去星星片片、斑斑驳驳,而今“青山葱葱时闻花香鸟语,绿水翠玉让人神清目明”。5年来,参与大瀛湖绿化治理的4县区121个部门和市直40个帮扶部门累计投入资金1844万元,完成工程造林3.9万余亩。大瀛湖绿化治理已经成为打造全省工程造林样板、生态旅游第一景、实现汉江两岸绿化与促农增收的重要载体。
    绿色生态是安康的优势和名片。实施大瀛湖治理进而加快汉江两岸绿化、改善境内生态环境,是市委、市政府确保一江清水进京、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双创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自2004年6月我市作出《关于加快瀛湖库区绿化治理的决定》以来,组织领导、造林补植、抚育管护、技术服务等工作扎实有效,五年来,瀛湖绿化治理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工程造林3.9万亩、抚育管护4.28万亩、封山育林10.2万亩。其中:市直40个帮扶部门已完成造林任务7257亩、落实抚育管护面积7837亩。瀛湖库区一改过去森林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


    市委书记刘建明调研瀛湖绿化治理工程情况


    大瀛湖绿化治理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也带动了沿岸农民增收。市直各帮扶部门聘请林技中心技术人员开展修枝整形、病虫防治、科学施肥现场等技术培训,对原栽植实生板栗和柑桔、柚子老劣品种进行嫁接改良,编印《瀛湖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周年工作历》500余份发放到农民手中,受到群众欢迎。一些有经营意识的农民借助库区旅游兴起之势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活条件日益改善。
    不仅如此,“政府引导,部门帮扶,项目带动,群众参与”的组织体系、“部门帮扶,领导包抓,干部驻村,群众参与,联手治理”的工作机制、 “统筹调剂,项目支撑,部门筹集,群众出劳”的资金筹措机制、“大坑大苗,一次成林”、“造、管、封、育”相结合的技术措施、把工作成效作为年度目标考评的一项硬指标、把工作实绩与考验干部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培养任用紧密结合等六点经验已经成为全面实施汉江两岸绿化、全面改善境内生态、实现突破发展目标的有益探索。


    召开市直帮扶部门大瀛湖绿化治理会议

    市委书记刘建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郑光照,副市长薛建兴等领导出席会议

    市委书记刘建明作重要讲话


    然而,在全市1955.28万亩林地中,能真正发挥经济效益,增加百姓收入的林地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林品种少、林业主导产业建设后劲乏力。为此,市委、市政府10月6日再次召开市直帮扶部门大瀛湖绿化治理会议,进一步总结经验,研究对策。市委书记刘建明在讲话时认为大瀛湖绿化治理创造了生态建设的样板、树立了荒山造林质量标准的示范、创立了作风建设的标杆。刘建明同时严肃批评了当前治理中出现的少数干部作风不实、造管质量下降、破坏苗头反弹等现象。他要求各级各部门一要坚定不移把大瀛湖绿化治理进行到底,决战2009,全面完成大瀛湖绿化治理任务,并不失时机地把治理经验推向一江两岸;二要努力提高林业产业在农民收入当中的比重,把林业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改变“大林业、小产业”的局面,确保以木本油料为主导的林业产业建设成为农民增收和工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抓手;三要严格绿化治理任务考核,纪检监察部门要用过硬的作风考核,奖罚分明,考核兑现。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思路,抓住林权制度改革等新机遇,发展林业主导产业,拓宽当地农民收入渠道,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郑光照主持会议。副市长薛建兴以及市纪委监察局、林业局、各帮扶部门、库区沿线县区、乡镇负责人出席会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xjg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