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实现民富县强,实施突破发展的目标要求,白河县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将大力发展产业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畜牧业更是担起了“产业富民”带动之路。目前,白河县发展畜牧强乡镇2个,重点乡镇3个,养殖专业村36个,培育养殖大户612个,其中养猪大户477户,发展能繁育母猪9226头,撑起了生猪产业的半壁江山,带动了全县畜牧产业大力发展。
夫妻唱起了养猪二人转
城关镇胜利村四组熊本锋、黄秀丽2003年分别在郑州科技学院和山西科技大学完成本科学业,毕业后在深圳欣欣饰品贸易公司和深圳贸易公司工作,并有幸结为伉俪。如今,夫妇俩回到家乡,在海拔1000米的家门口办起了养猪场。
2007年,他们俩得知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消息后,于2007年4月毅然放弃了在深圳工作的优惠待遇回到家乡投资10万元,办理贴息贷款5万元建起了一个占地面积150平方米的养猪厂,2007年底共出栏80头。2008年3月城关镇党委政府在经济工作会暨思想解放动员会上授予熊本峰“产业大户”称号。
白河县农业局得知二人发展畜牧养殖业的情况后,立即投入了大量的信息、技术和物力支持。派出畜牧专干给予技术指导,调运优质猪种,送熊本锋参加市上畜牧养殖技术培训 ,组织他到外县和本县的畜牧强乡镇参观取经。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投资近80万元,在冷水镇星义村再建一座标准化养猪场,目前,占地600余平米的圈舍已近竣工,采取正大模式养殖,今年养殖规模可达400头。同时,购进了饲料加工设备,新建饲料房等,充分利用圈舍的有效面积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预计今年可出栏商品猪400头,实现产值60万元。
独臂青年弹奏养猪曲
家住麻虎乡金银村三组年纪22岁马丰志因伤致残,去年在好政策的引领下,在县农业局、残联、扶贫等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建正大圈舍面积310?,去年仅投资6万元养猪130头,年底就赚了5万多元,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又投资了6万,引进二元母猪35头,目前已经出售仔猪120头,盈利2.5万元,预计到年底能出售200多头,又能赚上一笔,说到这里,马丰志心里了开了花,自己随有点残疾,政府的好政策让他不用出门,在家门口就能把4口之家打理的红红火火。
妇女主任养猪撑红了一片天
家住月镇村的妇女主任邱忠玉,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下建成60平米的正大圈社,第一批养50头生猪,以“圈、沼、厕”三位一体的标准化正大模式圈舍,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养殖理念,饲料加工机组、自动饮水系统等各种配套设施齐全。截至目前第一批出售10头,收入17000元,带动了月镇养殖小区建成13户养殖大户,通过养殖小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预计冷水镇全年生猪饲养量能够达到1.6万头,出栏1.2万头,畜牧业收入占到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的35%以上,实现畜牧产业突破发展。
为实现产业与基地市场的连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方案》,组织个乡镇按照“支部+协会”,“支部+协会+龙头企业”的形式建设专业合作组织,去年,县上还组织经贸部门在城区建设集养殖、繁育、屠宰为一体的城区定点屠宰场,解决产后问题。截至目前,全县生猪饲养达25万头,山羊饲养量18万只,禽存栏45万只,人均实现1头猪,全县畜牧产业产值达1.8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