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岚皋县脱贫攻坚“整县摘帽”百日冲刺正式鸣枪起跑。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领和激励全县千余名干部克难攻坚、奋勇作战。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四大班子领导几乎跑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户户村村。千余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最后的查漏补缺、迎头赶上和自查方面,力争交一份完满答卷。
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马不停蹄,一方面要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另一方面,要兼顾各项工作、统筹协调各方面发展、促推各项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这是一场智慧的较量,也是一场体力的较量,更是一场对担当和责任的较量。
然而,在这场较量面前,广大干部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被任务压垮,没有因事情的繁琐、一时的困惑而气馁,而是反而将其作为倒逼工作成效、凝聚干部力量、砥砺思想作风、提振工作状态、密切干群关系、促推各项工作出奇迹、翻新篇的契机和力量。
在扶贫搬迁安置点,联镇领导仔细查看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建设情况,绿化、亮化情况,把每一个群众反映的、现场看到的不足记在心里,落实到人员上、时间上。敲开群众的门,干部与搬迁群众拉家常:“房子没问题吧?水、电咋样?家里几口人?都有哪些人?身体还好吧?小孩子在哪儿上学?学习咋样?收入来源在哪儿?有啥困难?”
开诚布公,有问题说问题,有理想谈理想,能解释当面解释,能解决当即落实,是个别性问题的个别解决,是普遍性问题的统一解决。换来的是群众的一个心里敞亮。
在社区工厂,他们走进车间,了解群众就业情况以及对工作熟悉的情况,乃至吃饭、住宿、孩子上学、交通出行的情况。在社区开辟幼儿照管室、学生作业室以及孩子休息室、娱乐室。给予学工免费技术培训,补助培训期间交通费用。
与企业负责人座谈时,一直围绕着这些问题:工厂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在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优质品牌、扩大企业和工人收益空间方面有哪些要做的?
给予产品运输费用补贴,帮助招工,提供一切政策范围内可提供的水、电、路、讯、房、财政扶持、金融扶持、社会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和保障,确保民营企业与民融合、与民互利、与民共赢,共建社区搬迁群众、当地经济发展的“梦工厂”。
在分散安置和旧房改造区,是看看房屋是否安全,居住是否舒适,环境卫生是否清洁,上学、就医是否有保障,惠民政策是否落实,水电路讯是否通畅,等等。
在园区,看看土地林地流转的怎么样?园区建设得怎么样?作物生长得怎么样?技术支持得怎么样?劳力保障得怎么样?品牌打造的怎么样?市场建设的怎么样?与群众利益链接的怎么样?党组织在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方面做得怎么样?等等。
在加工企业,了解产品研发的怎么样?精深加工得怎么样?品牌创建的怎么样?原材料有没有保障?县上还能在这方面做些啥?群众还能从哪些项目上增收获益?
在医院,了解群众常见病能否得到较好地医治?国家针对医疗费用的惠民政策“四重保障”落实的咋样?“顶梁柱”工程享受到没有?人才怎样引得进、留得住?
在学校,了解校舍建设的情况,部室标准化建设的情况,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学生整体学习的情况,寄宿生吃住情况、心理情况,学生思想品德、体育情况?
火辣辣的太阳,那只不过是一片明光;夜幕降临,院坝里便聚起了感情的融洽、集体的智慧和责任的担当。任何一项令生活更加舒适、产业更加兴旺、觉悟更加提高、收入更加增长、民风更加淳朴、社会更加进步的结晶都在这种氛围下茁壮成长。
当干部把所有的问题都不再当作一句闲谈,一句空话,便成了促进工作、促进发展的强大力量。这力量,有直接解决问题带来的生产发展,也有心灵在受到感动感激鼓舞后迸发的力量,更有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改进、弥补、落实的决策和政策力量。
如今,干部们早已克服畏战心理,汹涌奔驰在脱贫攻坚各个战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