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4日)
同志们:
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工业经济、国企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目的是在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安排部署2005年工作。刚才,昌华、荷瑞同志分别在报告中总结了2004年工业经济、国企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了2005年的工作安排意见,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旬阳县、石泉县和缫丝二厂、秦东魔芋食品有限公司的发言,很有借鉴意义,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吸收。20家工业企业纳税大户受到了表彰奖励,荣誉当之无愧。下面刘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贯彻落实。在此,我先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在工作中参考。
一、对全市工业经济、国企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总体看法
去年,全市工业经济、国企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工业经济逐步升温,经济运行速度加快,国企改革面上丰收,非公经济势不可挡。
(一)工业经济逐步升温。从主观上来讲,从干部到群众,对工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的认识大大提高。安康经济之所以发展滞后,是因为工业化程度太低的缘故已经得到大多数同志的认同。从客观上来看,随着农业税和特产税的取消,财政增收的项目骤然减少,如果不通过发展工业经济等其他方式予以馈补,势必影响财政的正常运转,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倾力抓工业。加之就业形势的紧张,也使得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兴办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主、客观原因使全市上下加快发展工业的氛围越来越浓。
(二)经济运行速度加快。克服宏观调控和煤、电、运紧张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工业增长23.2%,成为近几年增长最快的一年。在全市GDP的份额由原来的26%上升到30%。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增30.32%以上,盈亏相抵后,利润增加了21.11%。
(三)国企改革面上丰收。全市349户国有企业,累计已完成改制任务291户,占国有企业总数的83%。
(四)非公经济势不可挡。去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四射,成为我市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局据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利税已经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0%。20户受表彰的纳税大户中有12户是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为全市的就业和再就业提供了众多岗位。
取得这些成绩的主要原因:
一是各级政府工业意识增强,工作力度加大。如旬阳县就响亮地提出了工业强县的口号。白河县提出了“二次创业”,也是决心通过抓工业,带动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泉县国有企业多,困难大,但是,他们面对困难,顶住压力,化解矛盾抓改制,取得显著成效。市上对改制也是从方方面面给予支持,多次召开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市属企业的改制问题,对县区企业改制提出指导性意见。市上还抽调干部进驻企业,帮助企业搞改制。
二是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强化,企业家和职工队伍走向成熟。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曾经一度时间,我们的企业,我们的企业家,我们的职工只是一味依靠政府,依靠国家政策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积多了,解决不了了就上访。市场经济靠的是竞争,是平等的竞争。政府只是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是裁判。现在企业家们对此已有清醒的认识,观念发生了变化,有了问题不是找市长而是找市场,风险意识和承受能力大大增强。
三是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指导、协调、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实在有效。市委、市政府去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对国有企业的改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保障。市上成立了招商引资环境治理整顿领导小组,处理了一些典型案件,处理了部分影响投资环境的干部职工,起到了震慑作用。新闻媒体对影响投资环境的人和事进行了曝光,也取得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四是铁路、电力、金融等行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贡献很大。去年,在煤、电、油、运全面紧张,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瓶颈的情况下,安康铁路分局对我市运输给予优先保障,虽然没有完全保证全市运力需求,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基本得到了满足。在电力特别紧张,电价政策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安康供电局从实际出发,采取了许多变通措施,对高耗能企业,在起步阶段,从扶持的角度,给予了具体的支持,使高耗能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如市铁合金厂从2003年产值不足亿元到去年达到2亿多元。金融部门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为外地企业进驻安康在资金融通上也给予了很大支持。
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工业经济、国企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归纳成这么几句话:工业经济冷热不均,经济结构长短不齐,国企改革快慢不一,发展环境差异不小。
(一)工业经济冷热不均。从领导到一般群众,对发展工业的认识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宏观上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微观上却缺乏具体的办法,办实事的不多。
(二)经济结构长短不齐。从产业结构上看,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科技含量高、资源浪费少、环境保护好、能大量吸纳劳动力的企业很少。大部分是粗放式经营,生产的都是初级产品,效益不高。从经营的行业结构上看,如非公有制企业,主要在流通、建筑行业方面投资较多,还出现了一些大户,但是在工业行业比较少。在突出重点上,有些散乱,缺乏支柱产业,什么都有,什么都不优。
(三)国企改革快慢不一。县区速度不均,有的县搞完了,有的县任务欠账还很大。好改的改了,不好改、难度大、真正令人关注的重点企业改制的力度不大。
(四)发展环境差异不小。投资环境不好,将会严重制约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目前,我市的投资环境,县区之间有差别,乡镇之有间差别,行业之间也有差别。环境的好坏应该由企业来评判,市政府对各县区发展环境看得很清楚。去年,投资环境治理整顿领导小组处理的几起案件发在哪里,大家心里都是很清楚的。
三、2005年工作主要强调的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达成共识,使工业经济更加热起来。要在认识社会发展阶段上解放思想,研究我们如何发展工业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到,工业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没有任何产业能够代替工业。没有工业经济的强大就不可能有全市经济的强大,没有第二产业的蓬勃发展,就没有第三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繁荣;要在认识市场经济规律上解放思想,研究如何培育市场主体;要在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上解放思想,研究如何从市、区、县情出发,培育地方特色工业。
(二)正确分析形势,树立加快工业发展的信心。一是全市上下渴望加快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人心思变、人心思快、人心思富、人心思强。这种氛围决定了只要是有利于加快发展的事,大家都会积极支持。二是铁路的“三线一站”建设(即安康至西安、武汉至重庆的铁路复线和安康火车站)、公路的“双高速”(即安康至柞水、重庆的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必将极大地提升我市的经济战略地位,为我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三是工业基础薄弱是我们的不足,但辩证地看,工业基础薄弱也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这也使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包袱很少,有利于轻装上阵。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四是人民群众通过多年发展,资本和经验积累越来越多,也为大力创办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搞好工业经济的综合协调,努力培育壮大我市支柱产业。一是要瞄准制药、食品、水电、茧丝、矿产建材五大支柱产业,重点搞好指导扶持。要重点培育一批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今年铁合金厂产值要争取超过5亿元。二是各县区要结合实际,选择发展重点,确立支柱产业。汉滨区要力争培育3户以上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三是金融、铁路、供电等部门也要瞄准支柱产业,对其中的重点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最近,我们将陆续与铁路、金融、供电部门召开座谈会,搭建平台,增进了解。地方与中省企业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希望中省企业都能做到人是中省管,心为地方想,事为地方干,要“身在曹营心在汉”。市经委和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局要主动与中省企业加强联系,尽可能多地赢得理解和支持。
(四)破解难题,改制攻坚,今年基本完成国企改制任务。一是主管部门和国有企业的领导要认清形势,不改不行,形势逼人,时不待我。未改制的企业一定要积极主动,推进改制。二是要明确重点,以点带面。县区目前改制情况参差不齐。市属企业像一厂、二厂去年的工作搞得很不错,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保持了企业的稳定。刚才,二厂熊厂长代表市属困难重点企业发了言,讲的很实在,下一步要把改制工作操作好。要通过改制,轻装上阵,脱胎换骨,求得新生。一些情况比较好的优势企业也不能满足现状,要加快改制步伐,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是依法改制,规范运作。资产置换要公开公平;要明确改制目标;要安置好职工;债务处理要依法进行。四是多方配合,共同攻坚。国企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大力支持。各有关部门要一如既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5号文件精神,为国企改革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
(五)全面贯彻落实《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前不久,国务院公布实施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市场准入、融资支持、社会服务、保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政府管理、指导协调七个方面对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了详细规定,大家要很好地学习领会。在对待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要一视同仁,同等对待;要降低门槛,放宽准入。非公有制企业也要规范经营,提高素质。在企业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而不能“以钱为本”。凡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要自觉为职工建立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
(六)突出招商引资,推进技术进步。我市工业经济不发达,主要还是发展工业经济的资本太少。为此,我们必须创造投资环境的“洼地”,通过走招商引资这条加快发展的“捷径”,推进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工业经济的跳跃式发展。
(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竭尽全力为企业服务。搞市场经济,最难的就是把政府、市场、企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的关系看透。做好这一点,企业的经营就不会失误。政府对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换言之就是要为企业“帮忙”。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企业只要有好的想法和打算,只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符合安康的实际,就要帮忙搞成功。而不是下命令、出难题。部门围着企业转,企业围着市场转,市场围着人们的需求转。如果真正实现了这种转变,安康发展工业的环境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善。
(八)加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的自身建设。去年,市上一些经济部门进行了机构改革,如市经委、国资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局,现在都已经以新的面目出现。县上没有进行机构改革,不存在分分合合的事,经贸、乡企等部门的同志要安心工作,确保队伍的稳定,有为就有位。现在公务员队伍庞大,但是真正懂工业经济的人并不多。经济主管部门的同志们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多学习,多思考,在自身成长的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去,为全市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送:市委各工作部门,市纪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市政协办公室,安康军分区。
市中级法院、检察院,各人民团体,各新闻单位。
中省驻安各单位。
发: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