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利县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三个四”对党员实施激励、关怀和帮扶,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党组织的亲和力,有力促进了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
四措并举强激励。一是规范农村党员管理。通过“党员先进性承诺卡”,把党员的共性要求和个性特点结合起来,对农村党员进行分类管理,严格承诺考评,确保农村广大党员有职、有责、有为。二是完善表彰激励办法。定期开展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活动,注重把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政治待遇结合起来,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工作热情。三是双向培养联帮带动。深化“双向培养”(把党员培养成创业能人或村组干部,把创业能人培养成党员)活动,形成“创业能人帮致富、优秀党员帮进步”的浓厚氛围。四是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把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工作内容,切实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严格村级后备干部的推荐、选拔和管理,为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党员提供有利平台,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管齐下重关怀。一是重视解决村干部老有所养问题。县委高度重视,把村干部老有所养问题作为党内激励关怀的一项重要措施。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决定采取“个人自愿、县镇财政适当补助”的办法解决,目前在城关镇进行试点。二是探索离任村党员干部补偿关怀机制。一方面把生活特别困难的离任村干部纳入农村低保,另一方面探索对任职一定年限、年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离任村干部发放荣誉金,建立离任村党员干部补偿关怀机制。三是切实关心老党员生活。每月定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发放50—80元的生活补助。每年对老党员和困难党员进行免费体检,截至目前组织60岁以上离任村干部和老党员体检238人次。四是建立党内谈心和慰问制度。在各级党组织中广泛开展谈心和慰问活动,关心了解党员干部思想、学习和工作动态。坚持在元旦、春节、“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对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使他们切实感受党组织的关怀。
四项行动促帮扶。一是为困难党员建档。全面了解全县贫困党员状况,对469名贫困党员按照特困孤寡老党员、缺乏生产能力、长期患病致贫和因灾致贫四种类型分类造册,明确帮扶措施,实施动态管理。二是与困难党员结对。深入开展“三联共建”活动,全县122名党员领导干部,1209名党员参与结对帮扶,明确责任,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努力实现帮扶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并由定期帮扶向长期帮带转变,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三是给困难党员“输血”。积极把贫困党员的帮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已累计有159名符合条件的贫困党员享受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685名贫困党员享受了各类减免,并及时对遭遇意外灾祸的党员,在经济上解困,精神上排忧。四是帮困难党员“造血”。采取精神鼓励、技术培训、资金扶持、产业带动,帮助贫困党员理清发展思路、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为下岗失业党员找岗、创岗,促进他们在第二、三产业中就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