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592个扶贫重点县区之一的汉滨区,近年来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打牢扶贫开发工作基础,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新一轮扶贫纲要规划实施以来,汉滨区坚持把扶贫开发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与产业建设相结合、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面貌,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促进了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一是全区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八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81亿元(含群众投工投劳),其中扶贫资金1.13亿元,通过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使10.3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人口减少了41.7。二是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启动实施扶贫重点村153个,新修村组公路1750公里,硬化村级公路184公里,改造农村电网671杆公里,建人饮工程851处,修水窖1840口,修沼气池1208口,新装入户电话7978户,新修基本农田18164亩,贫困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广大贫困村群众吃上了安全水,用上放心电,走上水泥路,住上洁净家,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三是农村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建设,扶持龙头企业3家,建设了一批产业基地,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30元,比2001年的750元净增1280元,增长2.71倍。四是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明显进步。扶贫重点村学校修缮排危92所,新建校舍573间;先后投入无偿资金220万元,对22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造,新建村级卫生室77个,院室8500平方米,配置医疗器械40台套;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输出贫困户子女7220人;组织培训村干部达467人次;贫困村的教育、医疗条件彻底改善,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就业和致富本领增强。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得到夯实。贫困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