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国家质检总局传来消息,全县5000亩茶园通过国家富硒茶标准化示范园验收,富硒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获得总局认证公告,填补了全县无原产地产品保护空白。此举给紫阳完成富硒茶产业龙头企业的组建,整合全县茶叶品牌,强化原产域保护带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紫阳县狠抓质量标准化工作,帮助产品提高质量,抢占国内国际市场。
随着人们对产品安全、优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质量标准已成为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一些出口产品,若达不到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就无法挤进国外市场。近年来,该县以质量标准化为切入点,大力实施产品质量标准化,使全县多项产品赢得了国内外市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更是成绩裴然。仅去年紫阳富硒茶年产量达1358吨,产值6500 万元,产品销往韩国、新加班等多个国家,8家茶叶企业取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
过去,全县有大大小小的茶叶品牌几十种,每个茶场都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网络。品牌多、杂,没有形成合力,市场竞争力不强。整合资源,大力实施“富硒茶”质量标准化,合力打造茶叶产业“靓队”,成为该县茶叶产业化经营的必然选择。2005年,该县凭借“标准化东风”,做大做强富硒茶产业,围绕茶叶发展,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实行茶叶标准化,提高茶叶组织化。突出抓好基地建设、加工制作、品牌整合、龙头企业培育和市场营销五个重点,在12个基地乡镇再新建丰产密植茶园1.5万亩,改造低产茶园1.5万亩,新建10个名优茶加厂,支持5个以上茶叶加工厂达到规模化。健全原产地域保护的管控措施,将全县茶叶统一为紫阳富硒茶这一个品牌,形成拳头产品,上质量、上规划、组织大型推介活动,拓展市场。高标准建设新茶园,大力推广和应用无性系茶树良种,兴办无公害优质茶园示范片,扎实做好技术培训,认真做给茶农看,始终带领茶农干,使无公害优质茶叶生产技术贯彻到千万农户,让茶农在发展茶叶生产中得到实惠,提高了茶叶产业发展的后劲。
目前,该县茶叶产业化发展宏伟蓝图已经绘就:锲而不舍地发挥好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合力打造茶叶产业“舰队”,建成全省最大规模、最具影响的名优茶生产加工基,带动15万农户从事茶叶生产,实现总产值8000万元。
紫阳县委组织部:雷红民
二00五年四月十四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