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汉滨区流水镇依靠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投资500万元打造“明清古镇”,将再现瀛湖岸,让游客尽享怀旧山水人文。
汉滨区流水镇,位于瀛湖中游,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特别是安康电站下闸蓄水后,形成了47万亩库区水面,流水镇就占了15万亩,镇内湖泊纵横,集镇依山傍水,村庄错落有致,妙景横生,既有北方山水的壮美,又有江南水乡的秀丽。西渝高速建成后将穿境而过,出口引线直达集镇;襄渝铁路横跨其中,水、陆交通呈“网”状分布,上可航运达紫阳,直取西南,下可顺风抵安康,进入湖北。随着交通大动脉的迅速形成,旅游产业已逐步成为流水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境内旅游景点有闻名川陕的祖师殿、将军墓、名垂史册的“谢青天”墓、普渡众生的“何仙姑”庙等名胜古迹,可供游客观光。截至去年底,全镇已发展餐饮、住宿等旅游配套服务业25户,有效转移富余劳动力500余人;年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余万元。
流水镇作为瀛湖中部门户区,为了让这颗汉水明珠再绽放出夺目的光辉,该镇党委政府以“打造旅游名镇,做好流水人家”为指导思想,紧紧抓住发展良机,把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旅游开发巧妙结合起来,创出了一条“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打造明清风格古镇”的新路子。
据介绍,该镇区内现有5条街,此次改造建设的港口路两侧明清风格建筑一条街,工程造价近500万元。对位于镇中繁华地段的港口路房屋建筑,按照传统的明清建筑风格进行集中改造。本次改造的房屋共计56户147间,改造面积2万余平方米。改造中,本着“修旧如旧,仿古像古”的原则,主要对现有房屋坡顶、面砖进行改造,外加额方、垂柱,改造后均为青灰色调,呈现明清式风格,改造后的港口路将成为汉滨区境内最具特色的明清风格建筑一条街。
据悉,目前,工程已正式进入施工阶段,2009年底将全部竣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可达20-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500万元,仅此一项全镇年人均增收近200元左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