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滨 > 正文内容

    陕南春早看平利

    作者:佚名 时间:2004-02-09 15:20 来源:平利县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人如海,歌如潮。正月十四,来自我县12个乡镇的各路人马带着2003年丰收的喜悦,载歌载舞,闹红了2004年开春一方天。



    “女娲茶叶味儿甜,来向全县人民拜新年”。虽然春暖乍寒,但在长安镇茶叶大户洪善存的秦楚茶庄里,却是早茶飘香,茶姑们采茶的手儿挥舞正勤。洪善存采用高科技大棚种茶,圆了平利人四季都有新茶喝的梦想。他经营的集生产、研究、示范、加工为一体的龙头企业高峰茶厂,有茶园156亩,年产值达30余万元。他研制出的“女娲银峰”绿茶顺利通过陕西省技术监督局18项检验项目,被确定为绿色无公害产品,并在2003年“中茶杯”评比中,一举夺魁,捧回金奖。听说今年春节县上组织文艺汇演,他积极响应,前后联系,组队参加。“我组织这支茶艺表演队,一是为了全县人民拜年,二是感谢县委、县政府的好政策,让我找到了致富门路。”谈起这些,洪善存很是感慨。近年来,平利县以“生态立县”战略总揽全局,坚持围绕生态抓经济,围绕绿色创品牌,围绕小康建家园,积极推进绿色产业、环保工业、生态旅游三大经济体系建设,使全县经济社会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在绿色产业上实施的茶饮产业率先突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平利“全国绞股蓝生产第一县”和“西北名茶大县”的口号已经叫响。2003年,全县新建茶园1.77万亩,发展绞股蓝4280亩,全县生态茶园总面积达到6万亩。县上还正着手“茶叶一条街、平利茶文化节”等项目的实施。平利自2002年被命名为国家级“中药材绞股蓝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去年又通过省级标准化认证,安康北医大和安康正大两家企业相继落户平利,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产业化经营取得实质性进展。蚕桑、白山羊、中药材等骨干项目的生产规模和经营效益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5亿元,较上年增长12.1%,财政收入4028万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80元,净增13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00元,增长9.4%。


     丰收的喜悦分明的挂在城乡群众的脸上。在正月十四的文艺汇演中,记者看到了一位年逾六十的夏姓老汉抬着花娇乐不可支。他说,他是抬着花娇从距县城89公里远的八仙镇赶下来的。为了能赶上这次汇演,他可吃了不少苦。但他却说,我高兴啊,县上鼓励我种茶,去年我一下赚了二万多,经济上有了保证,精神生活也要丰富啊!在舞台上,兴隆镇威武的狮子爬上三米多高的桌子给人民拜年,把丰收的果实当场献给了的观众。


    “只有经济生活上去了,精神文化生活才能更加充实”,牵头举办这次文化活动的县委宣传部的领导这样说。从这次平利县万人巷空齐聚广场观看表演的热情就足以见证这一点。从正月初八一上班到十五,天天有看不完的节目,天天有乐不完的喜事,除了广场,文化馆、茶庄、舞厅,到处是欢乐的人群,到处都是欢乐的海洋。而全县的广大干部,也早已拟好了新年工作计划,扑入新的工作中去了。在农村,在田地里,也到处可见下田种地播种备耕的忙碌身影。这一切都预示着陕南平利县2004年的红红火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