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白河县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注重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兼顾考虑,大大激发了群众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白河县共有农耕地54.8万亩,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42.8万亩。通过争取,该县被列为全国171个退耕还林示范县之一。为了实施好这一利在当代、荫及子孙的德政工程,该县在对全县的土地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后,拿出了10年退耕42.8万亩的实施规划,并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提出了一个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兼顾的方案:即在316国道白河过境段建设樱桃、柑桔、食用竹等果业基地,建成70里刺槐汉江防护林和汉江百里千亩竹带绿化工程生态基地;在环县路、中环路的后山,以全县10万亩桑园为重点,建设全县生态蚕桑基地;以复兴白河酒厂为龙头,建设6万亩木瓜基地;以“春燕茶”、“娘娘茶”为基础,在宋家镇、卡子镇发展茶叶基地。实施退耕还草,促进畜牧业发展。对不适合发展果业基地的区域实行封山育林,建设生态基地;在15个乡镇和171个行政村的镇村人口中心区按照“每乡两三项、一村一两品”的原则建设林特产品基地。
截至目前,该县完成试点退耕还林任务36.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0.51万亩,荒山造林16.09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9.7%。经过一、二、三轮退耕还政策兑现后,退耕户人均增长200元,初步实现了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陕南春早看平利[ 02-09 ]
下一篇:平利200名干部离职锻炼下海弄潮[ 02-24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