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唐朝盛世,一头金牛从长安一路南下,一脚踏千里,在经过凤凰山的金竹园时发现这里景色优美,鸟语花香,小溪潺潺,良田沃野,金牛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是一口甘甜的山泉水挽留住了这头金牛,长久的停歇之后,金竹园河边的一个巨石上留下一个偌大的牛蹄印,牛蹄镇因此而得名。如今,牛蹄印依然完整地保存在凤凰村金竹园的小河边。
2018年9月,我来到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小山村凤凰村开始了我的扶贫之路,此时,我刚满23岁,参加工作正好一年。在这里,我也亦如一头牛,一头俯首为村谋发展的牛,勤勤恳恳的开始扶贫工作。
到村报到后,时任村第一书记陈品高简单的给我讲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后,就随镇村扶贫队一起入村走访摸排核实。通过三个周的到户走访,确定了未脱贫户133户313人中有49户184人达到2018年脱贫标准。但在接下来的动员脱贫上遇到了困难,部分贫困户害怕脱了贫就享受不了政策,不愿意签退出协议,我们便详细和他们说明脱贫不脱政策,并从凤凰村日后乡村振兴的长远发展规划角度来动员他们艰苦奋斗,国家可以帮助大家走向富裕,但不会养懒汉。
在工作逐步上手后,我也开始包户了,并始终坚持做他们的贴心人。所包的户中,有一位90岁的老人让我格外留意,她和63岁的独身且智力残疾的儿子住在山上。由于年龄大,行动及其不方便,无法到山下的安置点居住,在了解情况后我便经常去看望老人,有时候会自掏腰包给她们购买生活必需品,现在虽然她已90岁了,但已经牢牢的记住了我,并将我当做半个娘家人。
在日常工作中,牢记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主动、积极的为群众解决困难,走访过程中看到他们生活困难,积极同驻村工作队、单位领导汇报、协调,利用节日慰问给贫困户送去大米、食用油、棉被等物资,慰问品不多,却礼轻情意重;入户途中得知贫困户李芳翠病情严重,立即和第一书记延小路到她家将她送到镇医院接受治疗,直到确定病情稳定了才离开;发现凤凰村六组山上突然起火,立即同第一书记、村干部穿过层层刺林爬山灭火,经三个多小时的奋战终将山火打灭,第二天又挨家挨户宣传防火知识;为提高帮扶工作知晓率,满意度,向领导提议为村民发放草帽,并利用入户遍访时向村民发放,既让群众得到实惠,又能达到目标;贫困户担心旧房拆除后,拿不到钱,我便挨家挨户为他们讲政策,做思想工作,顺利完成旧房腾退复垦工作。
在凤凰村,我既是扶贫队员,也是驻村联络员。按时按要求完成各类数据、信息报送,材料撰写也是我的工作职责之一,为严格确保工作实效,白天入户走访,晚上加班加点便也成了常态。虽然劳累,但每当入户路过贫困户家门口,他们就会热情的招呼我进屋坐,一遍又一遍的跟我说共产党的政策好的时候;当听到已90岁高龄的老人还能准确的叫出我的名字的时候;当看到贫困户入住新房时脸上洋溢着的笑容的时候,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