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先生在名作《狂人日记》里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喊:救救孩子!
时间过去了八十多年,在我们学府林立的育才路的分支新城路上,那些毫无顾忌地向来往的大、中专学生甚至中学生招揽着生意的色情碟店,却在中学生纯净面孔中红红火火的存在了两年。当看到一张张稚嫩的面孔被黑心店主牵进大大小小的色情碟店,一双双无邪的眼睛却被一幅幅不堪入目的色情画面吸引,有识之士再次发出了惊心动魄的呼喊:携起手来救救孩子!
安康城区新城路音响制品店主们,在执法部门的重拳打击下,已经关门停业 (王拥 摄)
这就是新城路,长不过300米,宽不过5米,然而,就是这样一条几百米长的小巷,竟聚集了30多家影碟出租店。数量的多寡也许并不意味什么,但令294万安康人感到揪心的是:这些店用来招揽生意的大多是色情碟,其特色是为未成年人提供看色情碟片的场所。
记者从司法部门了解到,近年来,由于“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蔓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很容易诱发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据汉滨区法院介绍,2002年至2004年上半年,仅汉滨区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达17件之多。从2004年下半年至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不断呈现上升趋势。据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庭庭长蔺天民介绍,从2005年1月至今,中院就已审结两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呈逐年增长之势,并且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究其原因,含有暴力和色情内容的音像制品罪不可没!
店主:利益驱使我忘了一切
新城路涉黄碟店经陕西电视台《今日点击》栏目曝光后,我市市委、市政府专门就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加强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活动。
4月16日,在汉滨公安分局江北看守所里,记者见到了在新城路开碟店的陈某。2004年4月,陈某因放色情碟、为未成年人提供看色情碟片的场所而被派出所没收了一台电视机,并处以5000元罚款;2004年9月,被文化稽查没收了文化许可证再未归还的陈某曾因孩子小,工商执照上的经营范围是“出租零售”,没有允许放映及自己也知道不合法等原因,有过停手不干的想法。但是,再一想,一条街30余家,大家都是以租碟为主,经营方式、经营理念几乎相同,自己生意小,有什么动静,也不会先找到自己头上来,而且派出所罚了那么多钱,总得赚回来吧。于是,理智屈从了利益。直至再次被拘留处罚。
据了解,新城路的碟店生意始于2002年,从2003年开始猖獗。在附近某家属楼居住的高女士告诉记者,巷子内本来有做衣服的、卖饮食的,但在2003年、2004年全改行做起了影碟出租生意。一到晚上,每家影碟店门口就站着一个拉生意的,逢人就问“看碟吗?”
陈某告诉记者,在新城路上,她生意做得并不大,只经营了3家录像厅。记者算了一笔账,店主买进碟片的价格从2.5元至6元不等,租碟以3元为起步价,一张碟假如只能看5次,至少可以净赚9元。夜场最低价为15元,一个放映厅一月至少可收入400元。陈某说生意好时一天也能挣六、七十元钱,那么,一个月的平均收入就在1500元到1800元之间,扣除水电费、房租、买碟费等,净收入至少在800元左右,相当于一份正式工作。
如此高额的利润,难怪有那么多的人趋之若鹜。
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在南环路开碟店的王某。2004年3月王某开了一家影碟出租店,刚开始以故事碟、最新电影为主,但随后,不断有贩碟的人上门兜售色情碟,也有顾客询问有没有色情碟,本来并没想购进色情碟片的王某动了心,既有货源,又有市场,还能为自己想增加点收入,何乐而不为?经不起别人诱惑的王某就买了几张。
想起正读中学、寄养在外地亲戚家的儿子,王某留下了悔恨的泪水。儿子就是因为经常留连网吧,在网吧接触了一些不良少年,才迫使自己将其送走,以远离这个环境。“可现在,我也在充当同样的角色,是利益驱使我走上今天这一步啊!”
学生:性教育的缺位让我们误入歧途
市内某中学初三学生在记者答应不透露其姓名、所在学校、班级时,接受了记者采访并坦率告诉记者,他就曾看过色情碟,他们班上很多男生也都看过。
究其看黄碟的动机,他认为,家长和老师对性教育的忌讳、紧张,才更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不能从正规渠道得到答案,他们只好用这种方式来疏导他们的好奇心。而且,像他们这个年龄的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越是遮遮掩掩不让知道不准明白的事,就偏要自己去弄清楚弄明白。
不可否认,虽然我们不断地强调在中小学中开展素质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但在目前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很多学校还是片面重视知识教育,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理想教育实际上是流于形式的。另外,青少年也正处在盲目的崇拜英雄、幻想英雄的时刻,就家庭来讲,多数家长关心的也只是孩子的学业,至于孩子在想什么,想知道什么,家长与孩子交流的可能远远不够。种种原因,给了暴力、凶杀、色情等不良音像制品生存的土壤,也让黑心店主有了可乘之机。
家长: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正确的引导
优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促使青少年奋发上进,低级、庸俗的文化会腐蚀人的灵魂,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凶杀暴力、淫秽色情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不仅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而且青少年在看了暴力恐怖片之后,激起好奇心和模仿的欲望,在剧情的指引下完成与其年龄并不相称的违法犯罪行为,走上犯罪道路。
在新城路某家属区居住的张女士的孩子正在安康中学上高二,她告诉记者,有段时间,她发现孩子迷上了“古惑仔”,经常模仿里面的人说话,将粗鲁、暴力当作一种时尚。
为了孩子,生性胆小的她硬着头皮借了几盘“古惑仔”,看完之后她发现,不管剧中人物如何风光,到最后还是不得不面对黑社会残酷的现实,血腥的拼杀。于是,在一个休息日,她主动给儿子借了那几张碟片,陪孩子看到结尾,然后将孩子的注意力牵引到最后“黑吃黑”的悲惨结局上,尤其是主人公临死前对世界的留恋,对自己进入黑社会的悔恨。
她对记者说,小孩子,对英雄人物都有一种向往,只要将其引到健康、向上、积极的方面去,教育孩子就事半功倍了。所以她平时给孩子推荐的多是一些有利于他成长的书或影碟,比如说一代伟人的成长史,鼓励他,告诉他只要他努力学习,将来也能成为英雄人物。
熟悉新城路的人告诉记者,沿路80%的住户都做的是影碟出租生意。4月15日至19日,记者对新城路的涉黄碟店多次探查发现,经过公安、工商、文化、教育等部门的协力整顿之后,这条路上的碟店开始显出了萧索的景象,变得静悄悄了,有几家甚至贴出了房屋出租的广告。
但是,这种好现象能维持多久呢?一位路人的忧虑也代表了广大群众的心声。
学校:多措并举,抓纪律、整学风
面对严峻的现实,我是各大中专院校也纷纷采取措施,抓纪律、整学风。安康农校学生科科长郑武生告诉记者,早在4月初,他们学校就下发了“关于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纪律和学风整顿”的通知,并成立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整顿内容涉及学生夜不归宿、通宵上网、校外租房及进影碟播放店等内容。
4月13日,陕西电视台《今日点击》报道了新城路的涉黄影碟店之后,我市各大中专院校加大力度,对学生住宿情况进行检查,凡旷课、旷晚自习、夜不归宿者,坚决一查到底。同时,拓宽宣传教育范围,把学院中层干部分到具体班级,开展“下班蹲点、联班育人”活动,对学生进行远离黄色影像制品、书籍、黄色网站的宣教活动。
农校2004级春季班班主任井勇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还未发现自己班上的学生有去看色情碟的,但经常去上网的倒不少,针对这种情况,他们采取对学生从思想上进行疏导,说明网络的危害性;在校内开通互联网,对不健康的网站进行屏蔽;节假日对学生去向进行统计,对比较爱旷课的学生家里打电话核实其是否回家,并在学生中培植一些信息员,对同学动向随时报告。同时,在周末开展一些娱乐活动,尽可能的吸引学生留在校内。
天气热了,我们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但是,鲜活的空气进来了,讨厌的苍蝇也来了,怎么办?聪明的人类发明了窗纱,既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又坚决地将苍蝇拒之门外。
这与现实社会有些相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们物质文明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社会风气的不良现象。怎么办?成年人能将这些“苍蝇”一巴掌拍死,但青少年呢?
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的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怎么办?有关人士认为,整合法律、心理、舆论导向、道德自律等各种社会资源,从司法、社区、学校到家庭筑起未成年人犯罪的“防火墙”,尽社会之力,还孩子一片健康成长的天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