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我市人均粮食占有量30年增长73%

    作者:鲁丽 汪振中 时间:2010-04-24 10:59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记者日前从市农业局获悉,在全市人口由1978年的254.4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295万人的情况下,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78年的205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355公斤,增长73%。1986年首次被农业部表彰为“粮食创高先进市”。“九五”前三年粮食总产连续突破100万吨大关,1998年达到108.59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成为我市粮食生产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30年来,全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经济作物面积由46万亩发展到197万亩,增长4.3倍,粮经作物比由94:6发展到70:30,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显著提高,化肥使用量由129398吨增加到79630吨,增长2.7倍。截至2006年,农药、农地膜使用量分别达到465吨和1433吨。农业科技贡献显著提高,1980年后期以来,以玉米,水稻俩个三项技术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在全市得到深入发展,增产效益显著,玉米水稻小麦的良种普及率分别达到95%、100%、90%。在此基础上,免耕栽培,高产红苕,稻鸭共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设施农业,新型农机具,规范养猪等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各县区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汉滨、岚皋为主的魔芋产业,以紫阳、平利为主的茶饮产业,以白河、旬阳等县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月河川道三县区为主的优质粮油、无公害蔬菜产业。农业信息化迈出新步,截止2006年底建成十县区农业信息网站,35个乡镇农业信息站、37个村级农业信息网点建设,建成市、县、乡三级“电子农务”信息站98处,初步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农村信息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