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省市率先突破发展战略,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优化环境,拓宽渠道,扩大招商,招商引资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县以“油菜花节”、“西洽会”、“湖北公安—陕西汉阴”经贸合作会等会展招商活动为契机共签约各类招商引资项目合同(协议)26个(其中银企合作项目8个),占市招商局年初下达签约引资项目8个的325%,签约项目总投资5.01亿元,占计划4亿元的125%,其中:引资4.56亿元;截止12月底,已开工项目23个,其中中昌PE塑料管材生产线项目、中坤新型建材加工项目、秦龙公司养殖园项目、金茂生物化工新型环保防锈颜料项目等13个竣工投产(含8个银企合作项目),到位资金预计3.69亿元,项目合同履约率92%,资金到位率81%。这些招商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优化了全县的工业经济结构,也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策划包装招商项目超前。按照市招商局关于编制一批大项目、高质量的项目的要求,立足优势资源,以矿产、页岩和富硒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精心策划包装项目,全年共包装项目55个,其中重点策划包装了金茂化工公司新型高效环保防锈颜料项目、新型页岩建材开发项目、花岗岩、瓦板岩项目、汉源水泥厂技改扩能招商、成林油脂产权并购、富硒无硫魔芋食品加工等重点包装项目20余个,并将重点包装的项目编印成汉阴县工业产业招商推介项目册,广泛宣传推介,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湖北、西安、福建等地客商纷纷前来考察咨询项目情况,外省几户建材企业已初步确定了投资意向。
创新招商方式,“走出去、请进来”引商机。该县实行“三个结合”,即:“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主动招商和以商招商相结合、自行招商和委托中介机构招商相结合的招商方式。一是采取委托招商方式,与西安产权交易所签定了招商合同,积极探索依托专业招商机构进行招商的新路子。二是采取上门招商,今年主管招商的副县长带领乡企、环保、城关镇等部门先后三、四次赴湖北安陆、浙江宜兴、江苏、广东等地考察,积极宣传推介我县页岩建材项目,主动与有经济实力、有市场潜力、有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对接。湖北一批企业到我县达成了投资意向。三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将包装的重点招商推介项目发布到省投资促进网、市招商局网站和县政府信息网站,进行网络招商。通过多措并举,实现了招商引资新突破。
夯实责任,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一是夯实责任。为进一步夯实全县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和责任,促使签约项目尽快履约,下达了2008年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将签约项目落实到各有关部门、乡镇。进一步完善了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招商引资工作责任明确到各有关部门和乡镇,加强对直接引资单位的奖惩力度。提请县人民政府下发了《汉阴县招商引资工作奖励办法》及《汉阴县月河工业园区吸引和鼓励投资优惠办法》。四是县政府专门设立了招商引资专项奖励基金,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外引内联力度,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谈项目,个个讲招商”的浓郁氛围。
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打造投资“洼地”。改善投资环境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先决条件,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始终坚持“软环境比硬环境更重要”和“优化投资环境无止境”的理念,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努力创建诚信、亲商、高效的服务型机构,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为目标,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企业运作审批环节,取消不合理收费,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行为,积极推行政务公开,为企业的落户与发展提供优良的软环境。不断增强政府、公民的信用意识,打造“诚信双沟”,克服随意决策现象,确保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协同县监察部门从严控制各类涉及企业的检查行为,严禁以检查为名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重点查处故意刁难投资者、吃拿卡要、勒索企业等违法乱纪行为,不断加强对落户企业的跟踪服务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增资扩股和以商招商。
加强招商载体宣传建设力度,完善经济交流平台。一是打造好“中国·汉阴油菜花节”招商平台。以“油菜花节”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引导投资类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向我县聚集,提高我县区域经济集中度和产业关联度,不断推动我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二是发挥好企业招商平台作用。借助“西洽会”、及我县组织的其它一系列经济交流活动积极引导我县具备对外合作条件的企业走向大市场,努力寻找合作伙伴,靠大靠强,盘活存量资产,通过招商引资,为企业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一是在对重点产业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跟踪服务过程中实行领导包抓责任制,以确保该项目发展的顺利推进。二是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目前我县为外来落户企业争取国家各项无偿资金570余万元。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吸引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支持、争取陕南突破发展资金、盘活现有资源等渠道,有效促进我县县域经济长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