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全市38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索引号 | 719776475-GK-2020-2056993 | 发布日期 | 2020-04-09 08:24 |
来源 | 安康新闻网 | ||
内容概述 | 全市38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
4月8日,我市召开“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胜小康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人社局局长汪小卫介绍了脱贫攻坚情况。


拓展就业渠道。市人社部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实施转移就业,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在转移渠道上,深入开展苏陕劳务协作,深化与常州对口交流,广泛收集信息,实现有序转移,共组织苏陕协作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210场,提供岗位6.3万余个。在转移方式上,通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各类招聘活动,畅通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绿色通道,让24.74万安康贫困劳动者有稳定岗位,有稳定收入,有稳定心里预期。在转移服务上,大力推广“旬阳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模式,通过1527个村级劳务服务公司,将员工招聘、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劳动力派遣等就业服务延伸到村,跟踪到户,服务到人,解决转移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2019年农村劳务收入约130亿元,成为安康农村劳动力最大的收入来源。

狠抓技能培训。我市人社部门在抓好传统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坚持从“立志、扶智、强技”入手,以扶志为先导,以扶技为抓手,以强技为根本,系统性、针对性、持续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大力推广修脚足疗的“紫阳模式”和三业融合的“白河经验”,激发贫困户“想脱贫”的激情,催生“要脱贫”的动力,培养“能脱贫”的本领,实现“可脱贫”的目标。安康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模式先后被评为“全国人社系统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中国优秀扶贫案例”、“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和“全国知名劳务品牌”,荣获人社部第二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活动“优秀项目奖”。三年来,共开展贫困劳动力创业培训5189人次,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3154人次,开展修脚足疗订单式培训4.7万人次。


凸显兜底保障。为保障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积极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通过“以工代赈”让贫困劳动力通过劳动获得收益,摆脱贫困。截至目前,我市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贫困劳动力13175人,其中特设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5347人,公益专岗累计安置1214人,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577人,护河员等其他类型公益性岗位安置7947人。仅2019年,全市就支出3850.6万元就业补助资金用于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市发改部门助推全市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04-09 ]
下一篇:我市累计投入各类脱贫攻坚资金501亿元[ 0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