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刚才,各位副市长围绕近期召开的市委第22次常委会议和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暨市生产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就全市一手抓救灾重建、一手抓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分别对各自分管的工作,提出了下一步要着力推进的工作重点和采取的主要措施,讲的都很到位,思路、重点、措施都十分明确,这也是近期我和几位班子成员商讨的一些基本的意见。从顺同志也通报了前8个月全市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招商引资项目的督查落实情况,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大家进一步对今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8月28日以来,由于持续高强度全境域降雨,我市遭受了1983年以来最为严重、不可预测、不可抗拒的以大面积山洪、滑坡、泥石流为特征的山地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损失。在大灾面前,在今年所剩不多的时间里,如何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全面完成、确保夺取救灾重建工作的全面胜利,是摆在我们各级各部门面前的紧迫任务。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后几个月的工作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当前的形势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初步测算,到三季度末,全市GDP可完成64.5亿元,同比增长8.9%,比上半年增幅快0.8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完成增加值15.3亿元,增长5.7%;二产增加值完成16.51亿元,增长11.9%;三产完成增加值32.7亿元,增长8.8%。从经济运行的过程看,虽受上半年“非典”影响,但一至三季度GDP分别为7.1%、8.1%、8.9%,呈稳步增长态势;经济运行中新的亮点增多,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二产和投资双拉动,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也逐步增强。从经济运行的结果看,主要体现为“两快、三增、一恢复”: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生产增速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作用增强,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外来资金进入安康投资增多,招商引资取得新的成效;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增强,非典防治和抗洪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第三产业迅速恢复,逐步接近正常水平。同时,财税金融和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新的进步。
回顾今年前一阶段的工作,有两个方面值得强调:一是成绩来之不易。在我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十分薄弱、非典影响和连续遭灾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确实来之不易。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围绕“实施经营绿色战略、加快建设绿色安康”的总体思路和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着力于建立健全各项抓落实的机制和制度,各县区、各部门加快发展、促进发展的积极性高涨,集中精力谋发展,脚踏实地抓工作的氛围浓厚。尽管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尚不充分、速度还不太高和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工业份额较少、三产水平不高、财政支撑力不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压力增大等一些老的问题,在干部作风上也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这都是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我们加快发展的形势和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二是经受住了考验。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今年全市经历了两件大事,即抗击“非典”和抗洪救灾。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全市上下迅速行动,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防范网络,强化关键部位和重点人群的监测工作,实现了“非典”零输入、零感染的目标。在防汛救灾工作中,各级各部门早部署、早防范,制定了详细的防汛抗灾预案,灾情发生后,各级领导迅速深入灾区一线指挥救灾,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坚持奋战在抢险救灾的最沿,把灾害损失尤其是人员伤亡减低到了最低程度。特别是宁陕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宁陕县城遭大面积泥石流损毁之前,及时启动防灾预案,果断组织群众撤离,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民政部等领导的高度赞扬。国家民政部救济救灾司司长王振耀在评价宁陕“8.29”灾害防范时,认为这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地质灾害防范成功案例中,也堪称典范。一些同志病倒在工作岗位上,许多基层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在自己的财产荡然无存的情况下,还一心想着如何安置好灾民和带领群众生产自救,这种精神令人十分感动。在灾害面前我们的各级干部经受住了考验,用自己的行动忠实实践着“三个代表”。如果说我们能够取得今年抗击“非典”和目前抗洪救灾的阶段性胜利,那就是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锤炼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塑造了一种不畏艰险、众志成城的拼搏精神,形成了一种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总体合力。这不仅是我们推动当前各项工作的动力,也是我们今后加快绿色安康发展的宝贵的财富。
8月28日以来的灾害,持续时间长,危害性大,恢复重建的难度大,增加了完成今年发展任务的难度。一方面,全年的发展任务目前尚有欠帐,需要在后三个多月全力弥补;另一方面,灾民的妥善安置和基础设施的全面恢复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救灾重建工作十分繁重。因此,后三个月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相当艰巨。但我们也要充分地认识到,灾害造成的损失毕竟是局部的,有限的,全市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开始显现、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新气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较大、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第三产业恢复增长等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层面没有改变,全市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还较多。同时,因灾使中省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只要我们继续保持和发扬抗洪救灾时的那么一种热情,那么一种干劲,那么一种拼搏精神,及时调整我们的工作思路,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就一定能够战胜目前面临的困难,夺取救灾重建的全面胜利,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关于当前的工作
工作头绪越是多、任务越是繁重,就越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对于当前的工作,各位副市长刚才做了安排部署,请各县区、各部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我这里强调四句话:即明确一个主题,围绕两个方面,突出三项任务,抓好四个重点。
明确一个主题。即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第一要务,全力实施“百日冲刺”,坚定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不动摇。加快发展是解决我们所有困难和问题的唯一途径,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救灾重建是我们当前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工作的主题。在今年所剩不多的时间里,我们必须围绕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做到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奖惩措施不变,以百倍的精力冲刺全年,在重建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促重建。
围绕两个方面。即必须围绕一手抓救灾重建,一手抓经济发展,精心“排兵布阵”,做到“两手抓”、夺取“双胜利”。夺取救灾重建和经济发展的双胜利,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需要合理摆布力量,需要超常的举措,需要投入全身心的精力,这对灾区的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困难面前,我们更要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安排好各个方面的工作,倾力向前推进。市级各有关部门和中省驻安各有关单位,要紧紧围绕这两项工作,在确保完成各自重点工作和重要任务的同时,想灾区之所想,急灾区之所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争取项目和援助的力度,积极主动地承担和完成重建任务,促进灾区的重建与发展。
突出三项任务。即突出保发展态势,补灾害损失,抓新增因素三项任务。保发展态势,就是千方百计保持农业结构调整、工业增速提效和第三产业恢复增长的增势。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扎实搞好退耕还林、扶贫重点村建设等工作,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和畜牧业,加大劳务输出的组织引导,确保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力抓好骨干工业企业和特色产品的生产经营,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总量,使工业经济在实现今年增长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努力加快以生态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精心策划和组织好“十一”龙舟节及旅游黄金周的各项活动,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挖掘消费市场潜力,力争第三产业在年底前恢复到去年同期增长水平。补灾害损失,就是重灾区要在重建中谋发展,进一步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掀起生产自救的高潮,组织好秋收秋种,做到颗粒归仓,尽快恢复生产,努力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轻灾区要在发展中促重建,以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实绩,支援重灾区,力争超额完成各项任务,弥补重灾区的减产欠收;市级各部门、中省各单位,要确保各自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的超额完成,并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援助,支援灾区,促进发展。抓新增因素,就是抓住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要把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加快在建重点项目的进度,加快水毁基础设施的恢复,抓好招商引资已签约项目的落实和重点工业项目的建设,确保全市4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任务的超额完成,确保政府今年承诺的10件实事完成形象工程进度,确保各项水毁基础设施修复项目年内全面开工,使固定资产投资在整个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提高到三个百分点以上。
抓好四个重点。即抓好灾害防范防治、灾民妥善安置、项目报批争取和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四个重点。一是做好灾害的防范防治工作。目前正处在汛末,降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加之山体含水已经饱和,原有山体滑坡的威胁尚未消除,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思想上不可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切实落实好防灾预警措施。要加强对滑坡体的巡回监测,对已鉴定为滑坡体的危险地段,所涉及的住户、房屋必须坚决实施撤离和搬迁,确保不出现新的人员伤亡事故。二是妥善安排好灾民生活。重点是做到“一个确保”、“三个修复”,即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医疗、学生有学上;抓紧损毁房屋、农田和基础设施修复。围绕这一目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迅速核准灾情,分类汇总上报,保证救灾物资和资金的准确、及时供给。要在基本解决灾民的吃、穿、医、学和临时住处问题的同时,由县区先期筹集资金,加快启动灾民建房和校舍的修复重建,入冬在急,这两项工作是重中之重。要管好、用好救灾物资和资金。做好灾后疫病防治工作。广泛开展赈灾募捐,帮助灾民渡过难关。三是加大项目的报批争取工作。项目是恢复重建及各项建设的载体,也是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项基础工作。各级各部门都要树立以项目抢抓机遇、争取资金的意识,加快编制各类水毁基础设施恢复项目,以扎实的项目工作争取国家的扶持。同时,要加大项目的储备,加快35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和重大水毁恢复项目的准备工作,抓住年末国家和省上调整项目计划和编制明年项目盘子的有利时机,加大进京赴省争取项目的力度,为明年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努力扩大招商引资成果。以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为重点,抓好“西洽会”等签约项目的进一步落实工作。抓住常博会、龙舟节和赴长江三角洲招商引资等重大招商活动,力争再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
在集中精力实施“百日冲刺”,倾力抓好救灾重建和经济发展重点工作的同时,要统筹抓好财政税收、安全生产、就业和再就业、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改革试点、计划生育、卫生防疫、群众信访、政府廉政建设和社会治安等工作,全面推动各项工作的新进展。
三、关于抓落实的问题
全力实施“百日冲刺”,夺取救灾重建和经济发展的“双胜利”,需要良好的精神状态促进落实,扎实的作风抓好落实,严明的纪律保障落实。
要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直接决定和影响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精神面貌。在这次抢险救灾工作中,各级领导深入一线,基层干部冲锋在前,共产党员舍生忘死,各条战线积极主动,生动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全市人民不畏艰险、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精神风貌。这是安康加快发展的希望所在。在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更要防止和克服怨天尤人、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的消极现象,更要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浩然的正气带领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更要有奋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的坚定信心和把灾区建设的更加美好的坚强决心。只有全市上下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团结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夺取救灾重建和经济发展的全面胜利。
要以务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后几个月摆在各级各部门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任何坐而论道、慢条斯理、松松垮垮、推诿扯皮的不良习气,都必须坚决摒弃。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必须要树立不进则退的强烈危机感,时刻想着自己肩上的责任,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解决问题,推进工作,促进落实。尤其要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理清工作头绪,分出轻重缓急,紧紧抓住重点,合理调配干部力量,统筹安排其他工作,把各项工作抓出实效。在年底这一特殊时期,以务实的作风抓落实更加直接地关系到各项工作的成败。这里我再次强调,今年的发展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已确定的奖惩措施不变。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对今年确定的目标责任制的任务和目前的救灾重建工作,要进一步落实到包抓领导和承办部门。要加强督办检查工作的力度,及时发现准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加以改进。尤其对市直各部门,还是市委一届五次全会上强调的那句话:今年的发展任务只能超额,不能欠账,最基本的要求是不准说“不”,只能说该怎么办,怎么办才能办成,坚决不准说不能办、完不成。
要以严明的纪律确保工作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纪、政纪、法纪,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要严格执行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规定。特殊时期更要严字当头,严明纪律,严格管理,从严治政。要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全市上下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在发展上形成合力。要严肃救灾纪律,建立完善管理监督机制,救灾物资发放要依靠基层党员干部,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救灾资金要确保专款专用,不准平均分配,不准优亲厚友,不准层层克扣,不准贪污挪用。
这次会后,各县区、各部门要把会议精神迅速传达落实到各基层单位和各级干部,要迅速召开专题会议,按照各位市长提出的工作要求,研究部署好后三个多月本县区、本部门的工作,进一步夯实各级领导和干部的工作责任,并将传达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报告。这次会议安排部署的各重点工作和重要任务,列为今年后三个月市政府督办落实的主要内容。希望各级各部门和各行各业的每一位领导干部以对党和对人民的事业极端负责的态度,对担负的工作恪尽职守,对组织交付的任务殚精竭虑,组织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圆满完成今年救灾重建和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