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康高速公路“5.28”提前建成通车,这不仅为全市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也是对安康山水园林中等城市建设的全面检阅,同时也为加快推进城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年以来,市建设局围绕《安康市西康高速公路通车旅游高峰工作实施方案》,结合部门职能和双创工作,重点采取了以下七项应对措施,致力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一、以项目为载体加快改善城市交通条件。去年中心城市建设中力克资金紧、拆迁难、任务重等诸多困难,依然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实施重点项目55项,完成投资4.97亿元。安康大道、汉江三桥、香溪大道等一批项目建成使用,南环干道、文昌路改造、南环西路二期相继开工。在此基础上,今年中心城市计划实施以城市道路为重点的建设项目54项、完成投资7亿元。其中:东西大街改造、巴山西路贯通、江北商业步行街、环城干道二期等四项工程已于3月5日签订了三方拆迁协议,现已迈入实施启动阶段;南环干道一标段的香溪洞隧道中导洞已顺利贯通;南环西路二期、文昌北路、桥西广场等项目进展顺利,力争“五一”前竣工;其它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抓紧推进。随着近两年城市道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路网结构和荷载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改善,为应对西康高速通车提供了基本的城市交通保障。
二、以民生为重点致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深入推进江南市政综合改造。在前两年基础上去年又对南起巴山路、西至金州路、北至兴安路、东至内环路共0.8平方公里居住区以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市政环卫设施配套、片区综合整治为重点进行改造提升,完成投资402万元。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和维护。共完成投资2000余万元用于江南雨污分流工程管网、瀛湖路强电入地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01万元用于以道路、排水、路灯为主的市政维修,共修补路面7346.6平方米、人行道7989.4平方米。高度重视背街小巷改造。去年以来共完成投资368万元实施了枣树巷、桃园巷、党校东巷等9条背街小巷改造,今年我们又安排专项资金对西救生堤、朝阳巷等一批背街小巷实施改造;对中心城市建成区尚未改造的背街小巷采取了灵活的激励措施,以充分调动镇办的积极性。目前,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完好率达90%以上,江南居住区人居环境和卫生状况都有了明显改观。
三、加快推进城区车辆停靠站点规划建设。针对城区交通车辆剧增、原有规划滞后带来的泊车压力,积极采取临时过渡与长远规划相结合的办法,做好旅游高峰期间的临时应对。一是加快桥西广场地下停车场建设,力争“五一”前建成使用。二是对城区新建小区、高层建筑配套规划建设的地下停车库,督促业主尽快对外开放。目前兴华园二期、粮食大厦、汉滨区招待所、金州布鞋厂、今太大厦等地下停车场已陆续开放。三是在现有停车泊位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城区单位场院空地、道路两侧、公园广场等资源,新增一批临时停车泊位。日前我们通过深入调研摸底制定了《应对“5.28”西康高速通车城区新增停车泊位实施方案》,计划新增停车场地16处、泊位3000个以上,落实了各相关部门责任,并计划于4月底完成标线划定和标识设置。四是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中心城市总规修编,切实做好城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好城市停车难的问题。
四、抓好城市公厕改造建设和免费开放。加强公厕建设管理和免费开放不仅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的内在体现。为此,我们一是加快公厕建设。对新建公厕一次规划到位,突出公厕的适用性和景观效果。去年以来共新建公厕9座、投资300余万元,其中新建一类公厕3座、二类公厕6座。今年计划再新建公厕10座,配套建设垃圾中转设施6座。二是抓好公厕改造。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将完成10座旱厕、10座低标准水厕的改造任务。目前城区共免费开放公厕57座。同时,积极动员城区主要街道沿线单位陆续免费开放单位公厕,以有效缓解市民入厕问题。三是加强公厕管理。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公厕全天保洁和按时对外免费开放。近期我们将组织开展城区公厕专项检查,对发现问题认真加以整改,以满足城市旅游入厕需要。
五、加强城区公园广场及绿地建设。围绕建设中心城市旅游目的地要求,大力推进园林场馆建设以彰显城市旅游魅力。启动了桥西广场建设,实施了兴安公园改造,对市委广场、金州广场、汉江公园、滨江大道、安澜楼公园及汉剧文化园等6个公园广场内的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维护,理顺了管理机制,加强了卫生保洁和公厕管理,更好地发挥了公园广场群众性、开放性、公益性市政功能。去年城区共新增绿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完成投资900余万元,实施了解放路、进站路、育才西路绿化改造,对城区主干道行道树缺株进行了补栽,对部分城市道路进行了增绿改造。今年计划再投资4000万元用于寇家沟亲水广场、市民广场、兴安公园改造、文昌路广场、桥西广场、公共绿地建设。通过两年来的努力,城市公园广场及绿化品位有了较快提升,一江两岸、汉剧文化园、城建展览馆及安澜楼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必将成为中心城市独具魅力的旅游景点。
六、狠抓综合管理营造良好城市形象。一是规范门头牌匾和户外广告管理。制定了城市户外广告与门头牌匾整治工作方案,配合各双创路段指挥部对门头牌匾进行整治,对陈旧破烂、有碍观瞻的大型广告进行清理拆除,规范门头牌匾480余块,新上公益广告1000余平方米。今年元月,又对城区违章报刊亭、售货亭进行了集中整治。二是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市区筹资254万元添置了大型封闭式垃圾清运车11台及相关环卫设施,提高了垃圾清扫清运能力。同时,为了给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购物环境,于3月上旬对金州路全段40处垃圾中转箱全部予以撤离,新增15名流动人员和1台清运车对沿街生活垃圾进行定时收集。三是加快道路标识体系建设。规范城市街、道、巷名称,完成了市政道路中英文道路指示牌的安装。同时,对城区公厕、公交站亭、小区楼房标志牌进行统一设计,邀请旅游部门就景区标识设置知识组织培训,各类旅游标识将于“五一”前安装到位。
七、开展小康高速沿线民居改造和村庄整治。围绕小康高速“5.28”通车,市政府要求从元月起用4个月时间抓好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2193户8800多间民房改造,对公路沿线2县区、6乡镇、28个村、94个村民小组的村庄环境进行整治,努力把小康高速公路沿线打造成为山清水秀、生态良好、自然和谐的绿色走廊,成为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景观大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带。市政府成立了由我局牵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工作指导小组。目前,综合整治总体景观方案已经政府审定,对民房建设或改造的户型样式、建筑风格、色调搭配等提出了具体规划要求。当前各项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截至3月4日共完成320户民居改造、拆旧建新95户、拆除有碍观瞻物288户。全部任务将于5月中旬以前完成并组织验收,届时小康沿线将成为游客认识、了解安康的第一条靓丽风景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