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自19名大学生“村官”在紫阳到岗后,紫阳县通过亲情化服务、实用化培养、规范化管理等多项举措为他们转换角色、找准定位保驾护航,有效解决大学生“村官”上任初期对农村工作迷茫和无助,保证了新农村建设新生力量的注入。
服务亲情化。大学生“村官”到位后,全县19个乡镇在机关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安排食宿,添置必须用品等方面予以人性化关怀,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与大学生“村官”交流谈话制度、一名班子成员联系大学生“村官”制度,促使其尽快熟悉镇村基本情况。
培养实用化。本着“强化实践锻炼,注重实用化培养”的工作思路,根据大学生“村官”专业知识、个人特长,开展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培养,结合农村工作重难点问题,给大学生“村官”加压,使他们尽快成长,坚定扎根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信念,提升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管理规范化。严格工作纪律考核,要求自觉遵守工作机制;建立平时工作汇报制度,做到每周一次工作总结、每月一次汇报、每季度一篇学习总结、每年一份调查报告;包村领导和村“两委”干部发挥传、帮、带作用,对大学生“村官”实行镇村双重科学化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报告团走进紫阳[ 03-13 ]
下一篇:紫阳:维权频出击[ 03-16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