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农行安康分行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决策部署,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与水平为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主渠道作用,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更多、对接更准、效率更高。截止5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108.84亿元,较年初净增10.09亿元,同比多增6.21亿元,前5个月净投放量比去年全年还多1.78亿元。
主动作为,服务实体经济。1月8日,农行安康分行各项贷款余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创历史新高。今年前5个月累计投放各类贷款16.97亿元,全部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倾力支持重点项目、重点客户。向中广核白河电站投放贷款2.02亿元;向大唐旬阳电站投放贷款10400万元;安康市江华物资有限责任公司投放贷款4000万元;向安康市兴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放贷款2000万元;向汉阴县功力节能建材制品有限公司投放贷款2000万元、向安康市长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投放贷款1800万元;向安康市嘉业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投放贷款1700万元;向安康市海丰工贸有限公司投放贷款1500万元;向安康市恒发商贸有限公司投放贷款1000万元。二是不断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截止5月末,该行监管口径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5.19亿元,较年初净增1.2亿元。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前5个月累计向白河县绿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汉阴县功力节能建材制品有限公司等市内85家小微企业累计投放贷款2.89亿元。向安康市江南印务有限公司、安康市东安物资有限公司等95家民营企业累计投放贷款3.55亿元。三是促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继续抓牢主城区和县域刚需按揭贷款市场,进一步深化与恒大、碧桂园、中梁、兴华、长兴等优质房地产商的楼盘按揭合作,加大对群众住房刚需的支持力度,实现城区、县域多点开花,前5个月累计投放个人住房贷款2.12亿元。
不忘初心,全力服务“三农”。农行安康分行牢固树立全行办“三农”的理念,坚持把服务“三农”放在更加优先、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提升服务“三农”水平。截止5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46.37亿元,较年初净增3.49亿元,增幅8.14%;三农县域贷款余额60亿元,较年初净增8.17亿元,增幅15.7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6个百分点。扎实推进互联网服务三农一号工程,强力推广“惠农e贷”产品,积极为全市三农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先后推出特色产业、新农户和政府增信等三大贷款模式。在“惠农e贷——特色产业”模式下,又先后推出茶叶贷、烟农贷、烟草访销户贷、魔芋贷、蚕茧贷、经营户贷、村医贷等7种贷款模式。截至5月末,“惠农e贷”余额4.47亿元,较年初净增1.59亿元。旬阳县支行“惠农e贷”余额率先突破1亿元。
牢记使命,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结合安康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和政府规划,大力推广“重点项目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项目+贫困户”、“政府增信+贫困户”“扶贫商城+”等金融扶贫模式,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截止5月末,该行扶贫重点县贷款余额108.84亿元,较年初净增10.09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5.14亿元,较年初净增1.22亿元;掌上银行扶贫商城已实现全市各县(区)全覆盖,上线贫困县商户22户、商品130种,在线销售1200笔,上线以来累计帮助贫困县销售农副产品237万元。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市县两级行共帮扶贫困村9个、397户、贫困人口1236人)。疫情发生后,该行14名驻村扶贫干部迅速奔赴抗疫一线,各级行领导干部相继深入定点帮扶村指导疫情防控、开展结对帮扶,做到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展现了农行干部的政治担当。
强化担当,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新冠肺炎以来,全行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各级领导靠前指挥,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一线员工坚守岗位,在上传下达、疫情排查、病毒消杀、物资储备、捐款组织、后勤保障、金融服务、对外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全行未发生疑似和确诊病例。与此同时,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地方党委政府、监管部门防疫期间特殊政策,积极履行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实行差异化信贷政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优化业务办理条件,精简贷款流程,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其中向医疗行业客户投放贷款5800万元(安康市中心医院1000万元、安康市中医医院1000万元、汉阴县人民医院1300万元、安康市长寿医药集团连锁有限公司1000万元、安康市振兴药业有限公司1500万元)。与中小企业共抗疫情,展期1户550万元,推迟还本付息1户3780万元,办理转贷23户 1.9亿元。与民威公司携手开辟线上生活超市纾解市民“买菜难”、携手安康邮政局通过掌银“搭桥”为草莓种植户“解围”等创新做法被搜狐、腾讯、凤凰等知名网站转载。根据疫情变化,分行及时安排,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有力保障基础金融服务。在各县区全部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后,于3月9日全面实现复工复产,目前全行各项业务平稳运行、经营工作稳步推进、金融服务全面步入正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