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平利:“人均一亩园、户均一万元”

    作者:陈力 周伟 时间:2020-07-22 10:32 来源:平利县 字号: 打印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平利县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增收的治本之策,坚持茶饮产业率先突破不动摇,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贫困群众稳定实现了“人均一亩园、户均一万元”的目标。
      平利县系统谋划产业扶贫,在产业选择上,以茶产业为重点,以生态猪、绞股蓝、富硒粮油、中药材为补充,实现了产业发展质的飞跃。在推进落实上,大力实施“一村一业一企(园、社)”,构建了横向联合兴产业、纵向对接贫困户的精准扶贫体系。
      平利县以土地流转为抓手,积极引导贫困户通过转包、出租等方式将土地流转给经营主体发展产业,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持续做大产业基地,着力建好现代农业园区。截至目前,全县建设镇党政主要领导200亩标准化茶园示范点60个以上,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52个。各级园区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和产品回购等形式带动5956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同时,平利县每年安排县本级财政资金3000万元,优先扶持以茶叶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累计为贫困户发放“5321”产业扶贫贴息贷款3.4亿元。加大帮扶力度,打造扶贫企业航母。目前,以茶叶为重点成功创建创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龙头企业45家,与2372户贫困户一对一签订5年以上帮扶协议。
      在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中,平利县突出“四个强化”,即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利益联结、强化考核评比、强化政策激励,把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数量和效果作为衡量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标尺,以增收目标完成率、帮扶对象精准率、技术培训合格率和群众满意度“三率一度”为主要考核内容,把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让扶贫做得好的企业政治上得荣誉、社会上树美誉、发展上有机遇。
      此外,平利县按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总体要求,在2019年底已完成137个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对79个贫困村注入财政配股资金6405万元,选配承接主体173家,对12421户贫困户,按照每户 5000元标准量化折股,实现带动贫困村、贫困户每年分红增收448.35万元。今年,为非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注资2688万元,不断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各项管理制度和规范运营,促进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保障贫困户稳定增收。
      平利县坚持“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的系统思维,针对产业扶贫关键症结,建立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着眼长远的有效机制,目前,全县12053户产业脱贫户已全部落实了产业扶贫措施,县内222家市场主体通过劳务用工带动3101人、83家新社区工厂为贫困户稳定提供用工岗位6000余个,贫困农民工转移就业21452人,为今年稳定增收奠定了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