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来自安康的陕西睿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也不例外,更何况今年还碰到了疫情的重大冲击。
“苦心经营多年,企业一直发展不错,难道这次扛不过去了吗?发不出工资,又该如何向千余名员工和他们的家人交代?”今年2月,公司董事长刘志军眉头紧锁,一筹莫展。这家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企业,旗下有酒店、餐饮、环保建材、现代化农业等11个实体企业,公司总注册资本3.6亿元,解决劳动就业1600余人,其中解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23人。受疫情影响,公司旗下多家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员工薪酬得不到保障。
“别怕,咱银行就是专门为你们服务的!”令刘志军没想到的是,复工复产没多久,安康农商银行的“金融顾问”便主动上门找到他。在深入了解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后,安康农商银行金融服务领导小组进行充分研讨,并为陕西睿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增加授信,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100万元,优先保证了员工工资顺利发放,并为其收购贫困地区农产品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
“确实没有想到,银行能主动上门和我对接,真是一场‘及时雨’,既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让员工工资有了着落,又增强了我们紧抓机遇,加快复工复产,承担扶贫责任,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8月17日,回想起今年初的这一场“及时雨”,刘志军依然很是感激。
主动对接,制定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全力满足相关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这只是安康农商银行做优金融服务、纾困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疫情防控期间,为帮助企业纾困解困,安康农商银行快速行动,积极响应,在1月底就成立了金融服务领导小组,及时对辖区内医院、医药企业及防控相关企业进行信贷需求摸排,并快速分解政府部门下发的金融支持重点企业名单,实行派单制管理,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在合规的基础上,简化授信资料,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打通了金融支持企业纾困解困的“绿色通道”。
正大制药有限公司作为药械类生产企业,是安康市首批金融支持疫情防控企业单位之一。公司财务总监王超告诉记者:“在3月初,按照原计划,公司本没有计划扩大产能。受疫情影响,要加大防护物资的生产,而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公司一度资金周转十分困难。”
安康农商银行在对该公司贷款需求摸排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抽调总行营业部企贷中心骨干人员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集中力量进行实地考察,现场办公,加班加点,仅仅5天时间1000万元的贷款就发放到位。
同样,还有今年2月初安康农商银行首笔“战‘疫’快贷”——振兴实业集团医药(连锁)有限公司3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的发放。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该笔贷款从受理到发放只用了6个小时,创历史之最。“及时雨”的背后是安康农商银行人在疫情防控时“最美逆行”的责任担当。
“今年上半年,我们已完成辖区内200余户企业的信贷需求摸排,完成148户企业评级授信,当年新增发放企业贷款140笔12.44亿元,基本达到‘全覆盖’。运用无还本续贷、延期还款、展期等方式,合理调整还款及付息期限,对符合申贷条件的客户,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优先办理,在信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原则上3个工作日内完成信贷审批发放。”安康农商银行企贷中心主任张德欣说。
据悉,截至7月底,安康农商银行已累计向安康市复工复产小微企业发放贷款9.73亿元,为1.6亿元贷款办理延期,为9个小微企业累计减免罚息75.5万元,累计发放低息贷款32笔11.14亿元,让利达215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