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阴 > 正文内容

    汉阴重振盛唐名茶雄风

    作者:王 涛 时间:2005-04-30 11:50 来源:汉阴县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清明前后,古老的汉阴山城茶香袭人。今春刚上市的我省名优绿茶“天宝贡茗”供不应求,大街上的茶庄和小巷里的茶叶摊点前,挤满了品新茶、话新茶的人们。色泽隐绿、茸毫显露、细巧似雀舌的茶牙在茶杯中翩翩起舞,沁人心脾的茶香从嫩绿明亮的水面袅袅升起的云雾中飘来,卖茶者自信的微笑,品茶者回味的表情,让人不禁为汉阴重振盛唐名茶雄风的精神而心醉。
    汉阴种茶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园栽茶在西周已成为朝廷贡品,这在《华阳国志•巴志》等史料中有明确记载。茶圣陆羽的《茶经》和李肇的《新唐书•地理志》收录的唐代50余种名茶中,将 汉阴“茶牙”列为上品,且有“茶牙产于金州汉阴郡”的明确记载。传说唐朝天宝初年,诗仙李白一次酒醉后接旨入朝,唐明皇特允杨贵妃为李白亲侍金州茶牙汤醒酒,岂料李白更为杨贵妃亲手烹制的汉阴茶牙所醉,诗兴大发,挥毫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千古绝唱《清平调词》三首。如今,这流传已久的千古佳话被编进了西安福宝阁推出的大唐宫廷茶艺表演中。而在唐代国饮“茶牙”故里,已通过国家级权威鉴定的汉阴“天宝贡茗”,使人们在品评“盛唐气象”的悠长回味中,平添了民族复兴的种种遐想。
    4月9日,我们驱车翻越云雾缭绕的凤凰山,来到汉江北岸的漩涡镇天宝山杨家湾。这是文化大师沈尹默昆仲当年每逢春秋佳日自汉阴前往镇巴游玩的必经之地,也是引发他们赋诗咏茶灵感的地方。只见古老的茶山满目新绿,一垄垄茶树吐露新芽,采茶姑娘的手灵巧得如春燕般在茶树枝头上翻飞,采摘的嫩绿茶牙宛若天女撒花似的缤纷落入手臂挎着的竹篮。听堰坪茶厂厂长吴大松介绍,制一斤清明节前的特级“天宝贡茗”,需采摘一叶一芯的鲜茶牙3万多颗。
    在堰坪茶厂制茶车间,我们看见现代化的制茶机械代替了沿袭千年的手工作坊。采摘回来的鲜叶经过4至6小时的摊晾,再经过高温杀青、揉捻、履条、加压做形、出锅回晾、烘干、提香等10余道严格的制作工序,才能制成名茶。据悉该厂今年清明节前后生产的500公斤“天宝贡茗”已全部告罄。
    在县茶果站我们了解到,汉阴18个乡镇114个村都有茶园,全县现有茶园2万余亩,新建以龙井43、福鼎大白、紫阳群体等品种为主的名优茶园5000余亩,建有较大规模茶厂12个。因地处我国气候、文化过渡地带和富硒茶区,民风淳朴,茶文化历史悠久,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汉阴重振盛唐名茶雄风寄寓厚望。今年县里明确提出实施名茶战略,县林业局成立了名茶研发课题组,并与县财政局共同申报国家名茶开发扶持项目,堰坪茶厂和杜家垭茶厂等几家培育出我省名优绿茶的茶厂联手打造全国名茶品牌,汉阴重振盛唐名茶雄风的那一天已指日可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王玲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