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群众路线”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本质要求,也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应当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开门纳谏,问计于民“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学习实戏活动能否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总体目标,也是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突破发展任务艰巨的背景下,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共度时艰、“危”中求“机”,共谋突破发展良策,推进安康突破发展的重大举措。
“开门纳谏,问计于民”要有虚怀若谷谦虚诚恳的态度。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人民群众对治国理政的得失,对干部作风的好坏,对制约安康突破发展的瓶颈,对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做法,有最切身的感受。对如何破解安康突破发展的现实难题,对如何完善安康突破发展的体制机制最有发言权。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抱着谦虚诚恳的态度,甘当小学生,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人民群众请教,“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推进安康突破发展的科学决策。
“开门纳谏,问计于民”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安康突破发展的实践主体力量是推进安康突破发展的根本他们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也是总结推广实践经验的历史。
“开门纳谏,问计于民”要有执政为民热忱服务的意识。“开门纳谏,问计于民”即是谋发展良策的过程,也是问需于民服务于民的过程,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全市党员干部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把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一项具体任务抓实办好,使“开门纳谏,问计于民”活动真正起到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化解民忧、舒缓民怨、改善民生、凝聚民心的作用,为安康突破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开门纳谏,问计于民”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全市党员干部要有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待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对待批评我们应虚心接受,以“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待之。同时,我们则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时刻提醒自己的警示,只有这样才能广开言路,纳得真言,赢得真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