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委、县政府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为核心,创新思路,扎实工作,以创建省级老龄工作先进县为契机,促进了全县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
该县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把老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为加强对创建创建省级老龄工作先进县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民政、司法、人劳、卫生、教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省级老龄工作先进县领导小组,落实了办公地点和工作人员,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县政府研究批转了《汉阴县老龄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惠老政策,确保了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加大对老龄工作的宣传力度。把敬老、养老、助老道德教育纳入全县“三个文明”建设规划,运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社会各界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先进典型和有关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广泛宣传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好孝子和老有所为的先进事迹。深入贯彻实施涉老法律法规。在卫生、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窗口设置有老年人优先、优待的明显标志。认真做好《敬老优待证》办理的服务工作,全县共办理《陕西省敬老证》4812份,《汉阴县寿星证》304份,占全县老年人口总数14.34%。
建立健全老年法律服务机构。积极宣传贯彻落实《老年法》和《办法》,教育广大老人学会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县老龄办、司法局不定期组织老年法律工作者上街宣讲老年法规,进—步提高全体公民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和法律意识,教育中青年人自觉履行赡养义务,帮助老年人学法、懂法、用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时调解涉老纠纷,依法处理和打击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全县2.6万名农村老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其中4890名农村老人享受了农村合作医疗政策。
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县在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城乡老年人3768人,全部纳入最低保障;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606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8%。全县247名90岁以上老人享受了每月50元-100元的生活保健补贴,959名6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了人均600元的计生养老扶助金。对全县80—89岁以上和1000余名孤寡、特困或因灾而导致贫困的老人实施救助和补助。县慈善协会为视力障碍的残疾老人捐赠收音机、雨伞各200套,使残疾老人能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
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业。逐步完善老年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为重要内容的老年服务机制。投入130万元,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为1348平方米,集老年人食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县老年福利服务中心;结合市政建设,建立了人民体育场、文化艺术中心、城南凤凰广场、龙岗生态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广大城乡老年人提供了娱乐、健身场所;投资兴建了县老年公寓1座,在城区设立了9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在全县新建(扩建)“五保”老人服务机构66个,敬老院17所,鼓励新发展民营养老服务机构1个;全县18个乡镇、5个街道社区均建立了老年活动站,141个村建立了老年活动场所,为老年人营造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
组织大型老年文化娱乐、体育活动2-3次,先后开展了老年人象棋友谊赛、“迎国庆、庆九九”老年诗书画雅集、老年义诊活动等,老年人踊跃参加,受到一致好评。2008年老年节前,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老年法》宣传活动,免费印发《老年法》宣传手册200本,《老年节纪念册》200本,《老年法》知识问答1000份,老年保健知识5000份,深受老年朋友欢迎;召开了老年朋友座谈会,表彰了一批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先进村(社区)老年协会”,激发了老年人崇尚科学、健康向上、发挥余热的奉献精神。发挥老年人协会的作用。全县建立了146个村和 5个街道社区老年人协会,占村总数的81.6%。成立了老年科技教育协会、老年学学会、老年艺术团等群众组织5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