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互动交流 > 正文内容
    标题 关于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建议
    编号 27 办理部门 市教体局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邹成燕 签发日期 2020-08-20 14:10 发布日期 2020-08-24 10:50 类别 A
    正文

    一、青少年近视患病现状

    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青少年眼健康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指出,“国家现在高度重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但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的态势没有太大改变”。

    根据国家卫健委2019年4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小学阶段从一年级的15.7%增长到六年级的59.0%,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高三年级高度近视(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的人数在近视总数中占比达到21.9%。

    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如果不及时治理,将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近视人口持续增加,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等领域,符合视力要求的劳动力会面临巨大缺口,甚至会直接威胁国家安全。常此以往,国家将无可用之兵并非是危言耸听。

    我市的青少年近视状况也不容乐观,目前尚无大范围的近视普查数据,但每年我们都会在不同学校开展视力筛查工作,2019年“6.6爱眼日”对城区一重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普查近视率已达40%。

    二、国家近视防控有关政策

    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2018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2018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我国学生近视持续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一个关系根据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今年7月,《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印发,国务院办公厅配套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国家层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并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其中包括,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还提出,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各地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落实责任。从今年起,每年还将开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

    三、建议

    近视防控是社会问题,不单单是医生,医院能够独立完成的,防治和改善儿童青少年近视,一方面家长、学校、政府等应该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另一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多部门共同协作。

    (一)开展全市范围的近视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教育等部门首先要进行安康市青少年近视发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我市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区域分布特点,年龄分布特点,相关影响因素,为我市进一步近视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及资料。也为实现“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的目标提供基线。

    (二)逐步建立多部门视力筛查机制。一是组织眼视光学专业人员定期进校园宣讲,开展校园内健康教育,进行近视防控科普宣传。对学校校医培训,建立学校定期普查机制。二是要建立社区防控,片区管理,社区范围内建立筛查点,添加设备,培训相关人员。三是要通过医联体、医共体协助基层医院开展近视防控指导工作。四是要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家庭监管机制。

    通过筛查,建立青少年视力检查健康档案,眼健康数据汇总,分析系统。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安康市近视防控学会已经成立,旨在为了更好的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三)做好家庭近视防控家庭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知识,以身作则。增加户外活动,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避免不良用眼行为,保障睡眠和营养,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改变“重治轻防”的观念。

    (四)学校幼儿园要高度重视近视防控。学校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改善视觉环境,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为学生提供符合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强化户外体育锻炼课程,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建立校领导,班主任,校医,家长代表,学生志愿者为一体的视力健康管理队伍。

    (五)建立多部门协作防控机制。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学校中落实责任人,把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情况纳入对个人和单位的考核指标里,并且明确规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达不到要求的个人和单位要进行问责。体育部门要增加适合青少年户外活动的体育设施,积极引导开展各类青少年体育运动。推动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青少年开放。财政部门合理安排投入,积极支持相关部门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卫生健康部门要培养视力健康专业医务人员,加强基层眼科医生,眼保健医生的培训,确保每个县均有合格的眼科医生和眼视光专业人员提供规范视光服务。

    (六)加强视光行业市场监管。严格监管验光配镜行业,整顿行业秩序,加大镜片和眼镜生产、流通、销售管理,加强广告监管。

    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都要关心,支持和参与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切实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的职责。在全社会营造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光明的未来。

    回复

    你单位关于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健康第一”理念的具体行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省关于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行动,周密部署,探索构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工作体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力推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一、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主体

    市教体局高度重视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于201965日提请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市政府与各县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确保到2022年力争实现总体近视率在2019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以上。市教体局、市卫健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安康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整合各方力量,夯实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及政府有关部门责任,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的多级防治网络和全过程、多层次的视力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二、建立防控机制,落实视力筛查

    为构建全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长效机制,市教体局牵头建立了安康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联席会议成员由市卫健委、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等相关部门组成,负责领导全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落实国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部署和要求,开展全市有关工作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综合管理、重大政策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等事项。市教体局联合市卫健委在全市组织开展近视防控及健康学校建设工作培训,每年组织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监测筛查,做好数据调查分析,完善动态监测机制。各学校(幼儿园)充分发挥学校卫生室或保健室的作用,开展学生视力筛查工作,全面摸清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底数,建立学生视力健康档案,做到早监测、早预警、早干预。2020年,市教体局在全市各学校组织开展了疫情期间网课对学生视力影响调查工作;以66日全国第25“爱眼日”为契机,在全市教体系统开展“爱眼护眼”活动,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校的遴选和申报工作。

    三、强化防控举措,提升防控能力

    为了切实发挥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市教体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的通知》,实行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负责制,落实中小学校(幼儿园)近视防控工作的主体责任,建立经费保障、目标考核、督办问责等工作机制,确保近视防控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从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着力改善教学视觉环境、强化课内外体育锻炼、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落实卫生与健康教育、加强考试与招生管理、重视视力健康管理、定期开展视力监测等八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据2019年年底近视防工作评议考核数据统计,全市各学校共计投入资金2640万元,配备可调节课桌椅177106套、坐姿矫正器124套;投入资金9030万元,改造教室、宿舍、图书馆(室)3217间;投入资金113万元,配套近视防控基础设施设备592套;投入资金7336万元,完善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场地398处、设施2151套;投入资金623万元,用于学校卫生室、保健室等方面建设。全市学校共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3人、兼职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30人,增配体育与健康课程师资783人。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及相关部门单位的关心、支持和参与。下一步,市教体局将继续发挥工作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力促在全社会营造出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良好氛围,聚力打好近视防控攻坚战。

    感谢对安康教育的关心和对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的关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