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以来,公司接到70多万元订单,我们的产品在未央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中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了。”自9月17日参加未央区的消费扶贫活动以来,紫阳县十余家企业陆续接到来自西安市未央区的订单。2019年以来,未央区持续推动“山货进未央”消费扶贫活动,使紫阳富硒茶等农产品在西安市打开市场,销售额累计达1000余万元。
突破堵点
未央区是西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陕西“三个经济”的重要承载区;紫阳县是优质的富硒农产品产区。两年来,两地先后召开对口扶贫工作会议20余次、开展交流互访14次,研判脱贫增收的痛点、堵点,找准帮扶工作的着力点。
紫阳县农业生产条件较差、效益较低,群众增收渠道相对单一,加之受到运输成本高、离中心城市远等因素影响,当地的优质农产品在西安市仅占有极低的市场份额。随着双方紧密、深入地对接,一个以“山货进未央”的消费扶贫行动落地生根。
紧扣重点
茶叶是紫阳县规模最大、带贫成效最好的农业产业。全县有茶园24万亩,培育涉茶业300家、茶叶小作坊160家,年产茶7538吨、产值18.6亿元。未央区、航空基地从增强茶叶产业基础着手,投入800万元重点支持紫阳富硒茶、特色养殖种植等项目,帮扶企业扩建茶园3000余亩、改造生产车间及仓储用房1930㎡,升级购置设备34套,增加生产线4条,促进企业扩产提质增效,发挥更大带贫作用,带动548户贫困户、2079人增收。
找准支点
以市场消费需求为支点,两地紧密携手合作为杠杆,“山货进未央”共撬动1000余万元的消费扶贫成果,带动紫阳县1802户贫困户、3887人增收。
两年来,未央区、航空基地与紫阳县累计签订长期购销协议金额930万元。同时,推动党政机关直接采购、消费紫阳农特产品,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组织全区各街道、各部门、各级工会持续开展“以买代帮、以购代捐、扶贫爱心行、扶贫爱心购”等活动,共采购紫阳县扶贫产品259.55万元。
两地携手举办了两场“山货进未央”标志性活动。2019年11月7日,“山货进未央”活动在四海唐人街的唐人优鲜广场正式启动,59家企业代表参加活动,紫阳农副产品首次集中亮相未央区。2020年9月17日,消费扶贫月活动在未央区盛龙广场举办,紫阳县30余家企业带着以紫阳富硒茶为代表的近百种农特产品进行展销,现场签约300万元、销售产品近50万元。
“三专”建设是“山货进未央”的一大特色。2019年,未央区在唐人优鲜、新北城市场、新生活农贸设立了三处“紫阳山货”销售专柜和紫阳茶销售专区,并提供免费仓储、免费进店、免费商铺三免服务;航空基地在西安扶贫超市蓝田店开设“紫阳专柜”。2020年,消费扶贫“三专”建设持续推进,未央全区计划建设消费扶贫专柜1000台、线下专馆1个、线上专区 1 个,2021年6月底前全部建成运营。同时,强化线上宣传推介,组织开展 “以购代帮”、“京东云仓团购”等活动,帮助紫阳县在网上销售农特产品。
紫阳热点
紫阳籍的吴娟女士家住未央区大明宫街道,她发现近两年“紫阳”元素在未央出现的频次非常高:商场、超市有紫阳农产品,旅行社有紫阳旅游海报,LED大屏幕有紫阳形象宣传片,有关紫阳的新闻报道经常出现在未央区、西安市的媒体上。
同时未央区通过搭建一个贫困劳动力与用工单位互通平台、办好一所课堂、用好一组政策、落实一笔资金的“四个一”就业扶贫计划,帮助紫阳县14名贫困劳动力在未央区实现就业;西安市第三人民医院、西安市第九人民医院、西安中医医院未央分院与紫阳县医疗单位结对帮扶;西安第七十五中学、范家小学、徐寨小学、三星小学与紫阳县4所学校结对帮扶,累计开展教育互助交流活动8次;未央区、航空基地与紫阳县共开展经贸交流互访活动20次。
紫阳县与未央区、航空基地,一个地处秦岭之南、汉水之滨,一个地处秦岭之北、渭河之畔。虽然被绵延千里的秦岭相隔,但“携手奔小康”的共同使命,把秦岭南北三地紧紧连在一起,创造了结对帮扶的经典案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