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互动交流 > 正文内容
    标题 关于推广就餐用公筷、倡导文明就餐礼仪的建议
    编号 8 办理部门 市市场监管局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张宗富 签发日期 2020-08-17 15:30 发布日期 2020-08-21 09:35 类别 B
    正文

    目前,人民生活已从温饱奔向小康并正在逐步走向富裕,反映在餐桌上尤为明显,各年龄段、各阶层人士利用聚餐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已成常态。由于各级政府宣传、引导和法律法规日益完善,文明用餐有了很大进步,如开车不喝酒、“光盘”行动、剩食打包等渐渐成为百姓的日常习惯,餐厅里不抽烟,年轻人中就餐AA制也占据一定比例,节约、节俭之风呈上升势头。

    但就餐饮文化和礼仪来说,文明用餐等餐饮文化养成还显得任重道远,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餐桌上不使用公筷的问题。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人、特别是相对落后地区的群众还没有自觉使用公筷的意识;二是不少餐馆没有提供公筷的规定和行为习惯。其用餐行为带来很多危害,为传染性疾病的蔓延提供渠道。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表明,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围桌共食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不使用公筷夹菜行为很容易把病毒带给别人。

    建议:

    1.完善相关规定,倡导卫生用餐。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工商、食品卫生监督、卫计部门以及餐饮管理部门等,出台明确规定,要求每个餐厅都要提供一定数量的公筷,对两人以上的餐桌必须摆放公筷,餐店服务员甚至要提醒用餐者“这是公筷”、“请使用公筷”等。

        2.强化卫生与食品安全常态化监察力度。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卫生和食品安全条例,不定期检查餐馆卫生措施及执行情况,特别是对使用公筷这一环节加强督查,树立先进典型,在全社会推进普及使用公筷的文明习惯。

    回复

    贵会提出的《关于推广就餐用公筷、倡导文明就餐礼仪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在统筹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和推进复工复产的基础上,我局认真贯彻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全面落实中省市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一目标,主动履职,强化监管,开展了多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治理,确保了全市餐饮服务环节没有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为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水平,强化餐饮服务环节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我局还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开展“文明餐桌”实践活动,积极推动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养老福利机构及其他餐饮服务单位推广使用“公筷公勺”,推动形成“舌尖”文明新风尚。

    一、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对使用公筷公勺意义的认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局高度重视餐饮服务环节公筷公勺的推广使用,积极向公众宣传餐具使用与疾病传播的关系,加大餐饮具消毒的日常检查和抽检工作。我们认为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降低食源性疾病传播风险,是遏制疫情蔓延扩散的具体措施之一。诚如贵会提及的“围桌公食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不使用公筷夹菜行为很容易把病毒带给别人”“采取公用筷子和公勺子的就餐方式,完全可以避免疾病的传播”“推行使用公筷,让聚餐更文明、更健康”“使用公筷公勺,是对每一位就餐人员的健康保护”。借助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公筷公勺”对于预防传染性疾病传播、倡导文明用餐新风尚、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现实意义,宣传“公筷公勺”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爱护,也是当前全市“五城联创、四级同创”践行文明礼仪、引领文明风尚的重要内容。

    二、多措并举,全面加大使用公筷公勺推进力度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进入常态化,全市餐饮服务行业逐步恢复正常秩序。为切实加大使用公筷公勺推进力度,我局联合市文明办、市商务局先后转发了《陕西省餐饮业分餐制实施指南》、《陕西省餐饮服务业“公筷公勺分餐”行动实施指引》,并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文明餐桌”实践行动的通知》,市食安委印发了《关于食品安全领域“卫生环境、质量标准、服务水平”三大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对于餐饮服务单位使用公筷公勺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大辖区餐饮服务单位“公筷公勺”落实情况检查力度。结合“文明餐桌”创建活动,联合市创建办筹集资金20万元,印制“使用公筷公勺,健康文明用餐”宣传彩页、桌牌1000余份以及《文明经营告知书》3000余份,免费发放到中心城区各大酒店和部分餐饮服务单位,引导群众逐步养成“餐具专用、合理分餐、使用公筷”的用餐习惯。同时,广泛利用广播、电台、报纸等媒体,以及微信公号、抖音、新闻客户端等新型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发布“推行公筷公勺,共享文明餐桌”倡议书,广泛宣传公筷公勺使用有利防范病毒传播。

    三、联合督导,着力形成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合力

    按照《陕西省餐饮业分餐制实施指南》、《陕西省餐饮服务业“公筷公勺分餐”行动实施指引》要求,我局主动加强与市文明办、市商务局、市文广局等政府部门沟通对接,建立市级部门联动、市县互动机制,采取明查暗访以及通报曝光等形式,树立先进典型,曝光突出问题,积极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养老福利机构等单位食堂率先开展、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广泛开展、农村集体聚餐深度参与、消费者自觉践行的“文明餐桌”实践行动工作格局,让使用公筷公勺逐渐成为餐饮服务行业人员的共识与自觉行动。目前,金州美食、安康宾馆、明江酒店、莲花餐饮等大中型餐饮企业已在实行“公筷公勺”饮食新风尚,更多的餐饮单位加入到“公筷公勺”行列中,“公筷公勺”正逐渐被广大群众认可。

    下一步,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在进一步推广就餐用公筷、倡导文明就餐礼仪方面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和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文明餐桌”相关知识培训,进一步夯实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责任,增强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主动提醒、文明节约”意识,自觉践行“文明餐桌”行动,切实提高餐饮服务水平。

    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陕西省餐饮业分餐制实施指南》《陕西省餐饮服务业“公筷公勺分餐”行动实施指引》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载体,以发布倡议书、张贴宣传海报、投放LED等方式,提醒督促餐饮企业自觉参与“文明餐桌”实践活动,号召消费者提高文明用餐意识,推动形成文明用餐新风尚。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统一向社会公布12315为市场监管系统“文明餐桌”监督电话,鼓励社会公众对餐饮企业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引导全民参与“文明餐桌”实践。

    三是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强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力度,强化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薄弱节点的防控能力,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自觉落实原料采购、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三防设施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指导餐饮服务单位开展“文明餐桌”行动,让“公勺、公筷”使用深入人心。同时,对开展“文明餐桌”实践行动不配合、餐饮服务过程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餐饮企业加大现场检查频次,加大餐饮具抽检力度,降低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最大限度防范和减少用餐过程疾病传播。

    感谢您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希望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的工作加以监督指导,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