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安康餐桌实行公筷制的建议 | ||||||
编号 | 122 | 办理部门 | 市市场监管局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
签发人 | 张宗富 | 签发日期 | 2020-08-17 17:30 | 发布日期 | 2020-08-21 10:30 | 类别 | B |
正文 |
关于推行分餐制我们已经喊了多年,为什么在我国一直推行不下去,从表面上看是不符合中国百姓的生活习惯,实质是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在餐桌上交流与碰撞的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着不同的生活饭局。 分餐制的优点是卫生、不易传播疾病,是西方人的好习惯。西方人不与其他人在一个盘子里吃饭,大多一人一个盘子,各自吃各自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卫生。合餐制可以共享更多的菜肴,让人们有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是中国人的传统。 餐饮代表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的传承。中国数千年的饮食习惯也孕育了数千年的饮食文化。合餐制具有许多符合中国人生活习惯的地方。一是亲密关系,大家围桌而坐团团圆圆,同盘而食,互敬互让,而各人吃什么、吃多少,又不必苟同,不必强求,拉近了人们之间的关系;二是顾全他人,对于饭桌的选择不会单纯依据个人口味,而是自然地兼顾他。古人同盘而食,你会把好吃的让给他人,体现对别人的关心和照顾,这种谦和的美德进而增进互相的凝聚力和整个社会的和谐;三是促进合作,合餐而食培养了中国人的沟通能力,创造了沟通场所,促进了相互了解,增加了合作机会;四是解决争执,围桌共食是解决矛盾和争瑞的一种有效模式。 饮食的过程也是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凸现了中国传统的礼仪,更是中国人的"第二办公桌"。 如果一味强调卫生健康而采取分餐制,其实是对西方生活方式的照搬,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否定。 不能简单的否定合餐,是合餐应该改进,改进卫生保护措施。如果采取公用筷子和公勺子的就餐方式,完全可以避免疾病的传播,也符合提高合餐的卫生水平和要求。建议确定一种颜色的筷子做为公用筷子的固定色,固定色是鲜亮的,对人们有提示作用。包括筷子和勺子的样式也可以固定。逐步的对公用筷子和勺子推广和宣传,相信会被人们逐渐接受和认可。它既没有否定合餐,保留了传统,也改善了就餐的卫生条件。
1
案由: 新冠肺炎的爆发再次给人们敲响警钟:中国式聚餐习惯容易造成感冒、口腔、肠胃、肝脏等疾病传播。建议抓住这次抗疫机遇,在全市餐饮业推行使用公筷,让聚餐更文明、更健康。 措施: 1、广泛宣传,教育群众,使用公筷只是在每道菜品上放一双筷子,并不是分餐,没有破坏聚餐氛围。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使用公筷的习惯。 2、出台相关规定,明确相关职责和处罚办法,在安康餐饮服务业强制推行公筷。多人聚餐时,餐饮店必须主动在菜品上摆放公筷。 3、相关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拒不执行的按规定采取相关处罚措施。 4、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群众监督。
2
合餐是中国人特有的传统。不管是阖家团圆,还是朋友邀约,围桌聚餐,杯盘共盏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气氛之融融真是不分彼此。但这种温馨欢乐的情谊却潜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随着“把酒问情、两勒插刀、一来二往”的侃侃礼仪,唾液也在筷子、勺子中频繁交融,各种细菌堂而皇之被交流到每个人的血液里,给细菌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带来了极好的机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进行了诸多反思,如何有效阻挡病毒、细菌传播,其中之一就是使用公筷。分餐是中国老百姓不容易接受的饮食文化,但公筷公勺既满足了团圆的情感需求,又达到预防病从口入,交叉感染的健康卫生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表明,唾液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聚餐时使用公筷和公勺,是降低传染病、细菌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使用公筷公勺,是对每一位就餐人员的健康保护。 围桌就餐既是我国传统的人文情结,同时也是文明时代的陋习,在现代讲求公共卫生秩序的大环境下,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势在必行,必须要政府部门、广大市民、专业机构、餐饮企业、媒体几方面形成合力。 因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1、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要做“公筷公勺”行动的先行者。单位食堂推行自助餐、分餐制,确需围桌用餐,一律实行公筷公勺。 2、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做“公筷公勺”行动的推动者。党员干部带头在就餐场所使用公筷,同时带动并督促身边的人加入使用公筷公勺队伍,加速形成使用公筷公勺的新风尚。 3、餐饮企业要做使用“公筷公勺”的行业规范者。行业监管部门要强制在餐饮经营单位实行公筷公勺行规,主动为就餐人员提供公筷,加强公筷公勺的引导使用,严格清洗消毒、存放等管理环节。在就餐的醒目位置张贴、播放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的宣传海报、视频等,营造良好氛围,发挥市场引导作用。 4、卫生监管部门要做“公筷公勺”行动的监督者。应尽快出台地方性管理制度,如《公筷公勺使用管理规范》。将使用公筷公勺作为强制性条款,要求所有营业性餐馆必须按照制度规定,主动为顾客提供公筷。同时,将各类用餐场所公筷公勺的制作、配置、消毒、宣传等内容作为文明单位评定、中小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评定、星级酒店评级的重要内容,并将督查结果纳入食品安全工作考评指标体系,定期通报,从而推动“公筷公勺”工作落实。 5、新闻媒体要做“公筷公勺”行动的宣传者。新闻媒体应加大对推行公筷公勺行动的宣传力度,讲清利弊,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同时利用媒体手段加强正面引导、监督和典型经验推广。 |
||||||
回复 |
您提出的《关于安康餐桌实行公筷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在统筹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和推进复工复产的基础上,我局认真贯彻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全面落实中省市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一目标,主动履职,强化监管,开展了多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治理,确保了全市餐饮服务环节没有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为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水平,强化餐饮服务环节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我局还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开展“文明餐桌”实践活动,积极推动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养老福利机构及其他餐饮服务单位推广使用“公筷公勺”,推动形成“舌尖”文明新风尚。 一、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对使用公筷公勺意义的认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局高度重视餐饮服务环节公筷公勺的推广使用,积极向公众宣传餐具使用与疾病传播的关系,加大餐饮具消毒的日常检查和抽检工作。我们认为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降低食源性疾病传播风险,是遏制疫情蔓延扩散的具体措施之一。诚如贵会提及的“围桌公食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不使用公筷夹菜行为很容易把病毒带给别人”“采取公用筷子和公勺子的就餐方式,完全可以避免疾病的传播”“推行使用公筷,让聚餐更文明、更健康”“使用公筷公勺,是对每一位就餐人员的健康保护”。借助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公筷公勺”对于预防传染性疾病传播、倡导文明用餐新风尚、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现实意义,宣传“公筷公勺”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爱护,也是当前全市“五城联创、四级同创”践行文明礼仪、引领文明风尚的重要内容。 二、多措并举,全面加大使用公筷公勺推进力度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进入常态化,全市餐饮服务行业逐步恢复正常秩序。为切实加大使用公筷公勺推进力度,我局联合市文明办、市商务局先后转发了《陕西省餐饮业分餐制实施指南》、《陕西省餐饮服务业“公筷公勺分餐”行动实施指引》,并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文明餐桌”实践行动的通知》,市食安委印发了《关于食品安全领域“卫生环境、质量标准、服务水平”三大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对于餐饮服务单位使用公筷公勺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大辖区餐饮服务单位“公筷公勺”落实情况检查力度。结合“文明餐桌”创建活动,联合市创建办筹集资金20万元,印制“使用公筷公勺,健康文明用餐”宣传彩页、桌牌1000余份以及《文明经营告知书》3000余份,免费发放到中心城区各大酒店和部分餐饮服务单位,引导群众逐步养成“餐具专用、合理分餐、使用公筷”的用餐习惯。同时,广泛利用广播、电台、报纸等媒体,以及微信公号、抖音、新闻客户端等新型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发布“推行公筷公勺,共享文明餐桌”倡议书,广泛宣传公筷公勺使用有利防范病毒传播。 三、联合督导,着力形成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合力 按照《陕西省餐饮业分餐制实施指南》、《陕西省餐饮服务业“公筷公勺分餐”行动实施指引》要求,我局主动加强与市文明办、市商务局、市文广局等政府部门沟通对接,建立市级部门联动、市县互动机制,采取明查暗访以及通报曝光等形式,树立先进典型,曝光突出问题,积极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养老福利机构等单位食堂率先开展、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广泛开展、农村集体聚餐深度参与、消费者自觉践行的“文明餐桌”实践行动工作格局,让使用公筷公勺逐渐成为餐饮服务行业人员的共识与自觉行动。目前,金州美食、安康宾馆、明江酒店、莲花餐饮等大中型餐饮企业已在实行“公筷公勺”饮食新风尚,更多的餐饮单位加入到“公筷公勺”行列中,“公筷公勺”正逐渐被广大群众认可。 下一步,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在进一步推广就餐用公筷、倡导文明就餐礼仪方面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和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文明餐桌”相关知识培训,进一步夯实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责任,增强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主动提醒、文明节约”意识,自觉践行“文明餐桌”行动,切实提高餐饮服务水平。 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陕西省餐饮业分餐制实施指南》《陕西省餐饮服务业“公筷公勺分餐”行动实施指引》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载体,以发布倡议书、张贴宣传海报、投放LED等方式,提醒督促餐饮企业自觉参与“文明餐桌”实践活动,号召消费者提高文明用餐意识,推动形成文明用餐新风尚。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统一向社会公布12315为市场监管系统“文明餐桌”监督电话,鼓励社会公众对餐饮企业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引导全民参与“文明餐桌”实践。 三是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强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力度,强化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薄弱节点的防控能力,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自觉落实原料采购、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三防设施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指导餐饮服务单位开展“文明餐桌”行动,让“公勺、公筷”使用深入人心。同时,对开展“文明餐桌”实践行动不配合、餐饮服务过程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餐饮企业加大现场检查频次,加大餐饮具抽检力度,降低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最大限度防范和减少用餐过程疾病传播。 感谢您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希望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的工作加以监督指导,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