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加大传统塑料污染治理力度积极推进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
编号 | 348 | 办理部门 | 市市场监管局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
签发人 | 张宗富 | 签发日期 | 2020-08-18 10:35 | 发布日期 | 2020-08-21 10:50 | 类别 | B |
正文 |
塑料废弃物造成的公害已有目共睹,各个国家纷纷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我国2020新版限塑令的出台,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到2025年底,上述区域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积极推广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产品,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 随着安康市经济持续深入发展和我市打造旅游人文城市步伐的加快,越来越严重的白色污染成为影响全市形象的斑点及治理工作的“肠梗阻”。尽管政府大力开展了治理白色污染的宣传活动,并在超市实施了超市塑料袋收费措施,号召市民使用环保收纳袋,但收效甚微,特别是星罗棋布的饭摊,依然若无其事地在提供一次性塑料饭盒。普通塑料袋仍是农贸市场与各食品店、饭摊、外卖等主要盛物品。而安康作为陕西的后花园,十大宜居城市之一,更是一江清水送北京的水源源头地,环境生态的保护,白色塑料垃圾的治理更加是重中之重。 二、建议: 1、明令禁止生产这类服务于食品行业的普通塑料袋或饭盒小企业,一旦发现一些小作坊或非法生产就予以严厉的经济制裁或取缔。严格把控批发市场不合格塑料制品的进入,把白色污染遏制在源头上。 2、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回收,尤其重要的是垃圾分类运输。目前,全民垃圾分类的意识普遍较弱,缺乏分类的主动性,目睹已分类的垃圾又被混合收集,将使民众垃圾分类意识的树立受到严重打击,分类摆放的垃圾桶也将形同虚设。 3、通过政府财政投入或引入PPP模式,提高我市固废处置能力,对未能按规定回收而混入生活垃圾的塑料餐盒、塑料袋等,建议按规范标准焚烧回收能量。 4、加大宣传引导,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开展公益广告、志愿者入户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重点抓住学生和上班族这两个主要消费群体,普及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基础知识. 5、在超市、商场、药店、书店、广场、乡村农贸市等场所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人流量相对集中区域醒目位置设立广告标语“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向广大群众宣传传统塑料袋危害公益广告,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使公众自觉使用可降解、可分解、可溶解环保布袋(如无纺布环保袋)纸袋和可降解塑料制品。既能节约资源重复使用,又能回收利用,利国利民。 5、指定相关法律、法规来执行和约束,并且要出台操作、惩罚的细则。从单位抓起,如医院CT袋、商超购物塑料袋等行业单位禁止为公众提供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袋或塑料包装物,逐步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环境推广使用可降解、可分解环保布袋(即无纺布环保袋、凡布袋)和可降解塑料制品。对使用可降解、可分解、可溶解环保包装袋的单位,政府应出台奖励政策。不仅有效帮助本地环保包装产品生产企业拓宽了销售渠道,还有效的减少了白色塑料污染源,惠民惠企。 6、政府加大对替代环保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政策倾斜新型环保包装产业,从科研,生产经营、人才引进、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使其发展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和品种,建设完整的环保产业基地,促进新型环保包装企业健康发展。 |
||||||
回复 |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传统塑料污染治理力度积极推进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号,指出积极应对塑料污染,事关人民群众健康,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主管部门,一直以来致力于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管和规范提升。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食品包装容器产品质量监管。目前,全市有从事食品包装等相关产品(如塑料一次性口碑、饮用水瓶等)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2家,我局对其严格按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上半年共抽检塑料一次性餐饮具、口杯、吸管产品6批次,经检验全部合格。 二是开展食品安全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自今年5月份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领域“卫生环境、质量标准、服务水平”三大提升行动。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中全面推行“4S”(即“sanitation”环境卫生、“standard”标准、“service” 服务、“safety”安全 4 个英文单词缩写)管理,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净化食品市场环境。要求在食品生产环节禁止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料,禁止与有毒有害物品混放、混运;在食品经营环节严格执行2008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目前,对我市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均实行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在餐饮服务环节贮存、运输和盛装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要安全、无害,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三是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使用医学影像片袋(CT、MRI、X线)为塑料材质,标有中国环境标志和“请保持环境卫生”等环保提示,个别医院(如市三院、中医医院、汉滨区第一医院、汉滨区第三医院等)使用环保材质包装袋,此类产品属于普通包材不适用于医疗器械类产品管理,我局将在日常监管中积极推广。 四是对全市公益广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民风、疫情防控、助力扶贫、扫黑除恶、五城联创、消费创建、i安康推广、公筷使用等方面进行鼓励、支持和引导。 下一步,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在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方面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食品包装容器产品质量监管。按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要求,继续加大对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的宣贯落实力度,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力度,帮助企业强化管理手段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下半年,将组织对市场销售的塑料包装袋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杜绝不合格产品入市销售。 二是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塑料污染治理。结合食品安全领域“卫生环境、质量标准、服务水平”三大提升行动,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抓好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环节的日常监管,定期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一次性餐具”、塑料包装袋专项监督检查和抽检,依法严厉打击使用“三无”和不合格一次性餐具的违法违规行为。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集贸市场逐步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积极推广科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品,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 三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食品安全法》、《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和食品安全常识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让群众充分了解“三无”一次性餐具和不合格一次性餐具及塑料污染的危害性,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环保意识。鼓励、支持和引导塑料污染防治公益广告投放,利用各种媒体积极宣传,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宣传氛围,共同维护生存环境。 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希望您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的工作加以监督指导,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