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互动交流 > 正文内容
    标题 关于加大汉江沿岸绿化美化工作力度的建议
    编号 301 办理部门 市水利局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吴平 签发日期 2020-08-11 10:50 发布日期 2020-08-14 10:30 类别 B
    正文

    汉江既是长江的最大支流,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河流。安康地处汉江中上游,境内汉江流域长度340km,流经石泉、汉阴、紫阳、岚皋、汉滨、旬阳、白河七县区,经过四个县城和安康市区,已建或在建石泉、安康、旬阳、白河等六级水电站。贯穿安康全境三百余公里的汉江,是大自然带给安康人民的馈赠,不仅形成了大量的自然人文景观,更是在安康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诸多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根据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的相关政策要求,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安康各级党委政府都很重视对汉江的保护和岸线的绿化美化工作,并且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加之一些地方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不到位,少数企业和个人的开发建设行为,导致汉江沿线和河道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问题屡有发生,如开山修路建房、向河道倾倒垃圾排放污水、乱采乱挖沙石料、电鱼毒鱼等等,造成了许多环保问题及潜在隐患。尤其是沿江可视坡面还存在大量绿化空白地段,许多原有自然景观也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影响了安康的整体形象。因此建议:

    一、市政府在编制“十四五”时,组织专门力量,以打造三百公里汉江“最美岸线”为目标,编制“汉江岸线绿化美化建设规划”,并要求相关县区据此制定“汉江岸线绿化美化建设方案”,将汉江岸线绿化美化工作正式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二、规划方案应以汉江沿线的城镇、库区、已有景点为重点,打造宜居宜游聚集地,以汉江岸线、316国道为连线,打造宜行宜乐风景带,最终形成“最美岸线”,既造福安康人民,也吸引八方来客。

    三、市县两级围绕规划和方案,用足用活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政策,策划包装项目,大力向中省争取建设资金,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四、进一步落实好各级“河长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杜绝污染江河水体、破坏江河岸线事件发生。

    回复

    首先感谢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汉江沿岸绿化美化工作力度的建议”,我局对您的提案高度重视。根据部门职能,结合我局牵头负责实施的河湖长制工作,现将您提案中第四条建议向您答复如下:

    我市境内河流水库众多,是全省河网密度最大,汉江流经最长,南水北调水源涵养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国家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深度贫困地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河长制湖长制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2017年、2018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安康市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全面推行湖长制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镇、村四级责任体系。在全市5平方公里以上941条河流、153个湖库实现了“河长湖长+警长+X”责任体系全覆盖,并全面建立护河员制度,以贫困户为主体开发公益岗位护河员3000名。通过认真贯彻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不断健全完善工作体系,持续提升管护治理水平,我市水环境质量连续保持全省第一,汉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河湖长制工作受到中省主管部门充分肯定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持续关注。“三长治河”工作机制入选“2017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和“全省优秀改革案例”。我市于2019年作为全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验收点高分通过水利部评估验收。

    为进一步加强河湖监管,继2018年我市水利、环保、自然资源、交通、住建五部门联合开展深化河湖倒垃圾排污水采砂石设障碍专项整治行动后,今年结合上级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三项河湖监管专项整治活动:一是组织开展了河道采砂专项整治活动,截至目前,各县区制止、查处非法采砂40起,其中行政处罚15件,行政处罚6人。二是持续深入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各县区共排查四乱(乱占、乱堆、乱采、乱建)问题101个,目前基本全部完成整改,仅有个别问题正在整改中。三是开展河湖岸线利用项目专项整治,据初步排查统计,我市各县区需拆除取缔项目3个,已完成整改1个;需整改规范项目8个,已完成整改1个;河湖管理范围内手续完备项目近千个。为夯实河流岸线监管基础,进一步加强江河岸线管理,切实保障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生态安全,按照中省部署,我市正在推进河湖划界工作和河湖水域岸线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再次感谢委员对汉江保护的重视关注和对市水利局工作的关心,欢迎继续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我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河长制湖长制,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