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集体经济获甜“蜜” “四心”为民促增收

    作者:李增安 时间:2020-11-10 09:25 来源:石泉县 字号: 打印

      近日,中池镇茶里村集体养殖的中蜂喜获200余斤优质蜂蜜,几个月的悉心管护终于看到了“甜”头。初产总量虽不多,但这却是该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从负到正的关键性突破。

      精心谋划,构建发展一盘棋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在确定产业发展项目时,村上慎之又慎,经过综合考虑后选定了技术成熟、周期短、见效快的养蜂产业,确定以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基地为点,带动面上农户发展。以第一年不亏损,提高全村农户的养殖技术;第二年有收益,带动更多农户共同致富为目标。为坚决避免“公地悲剧”、集体的事大家都管又都不管的现象,茶里村决定与县内其他合作社合作经营,对方负责蜂场日常管护和技术指导培训,我方负责监管、产品销售和后勤保障。经过多次协商终于达成了合作方案,也使发展集体经济的努力有了眉目。

      尽心落实,走稳开局第一步
      进入项目实施阶段,恰逢迎接脱贫攻坚普查工作,为确保工作两不误,全体队员卯着干劲,科学统筹合理分工,白天忙基地建设,协调土地、平整场地、订购蜂架等,晚上忙脱贫资料、入户宣讲政策。队员们高温酷暑不喊累,起早贪黑不叫苦,都早日收获甜“蜜”。近一个月的紧张忙碌终于迎来100余箱中蜂平稳落户。

      细心管护,严格把控风险关
      由于蜜蜂到达时间正值高温、缺蜜时节,又是从外地高寒地带到低海拔高温地点,加之天敌牛蜂、胡蜂横行,生存面临考验,最需要精心呵护,细心管理。每年这个时候因为管理不善,往往几箱蜜蜂半个小时都跑光了。落户没几天蜜蜂似乎不适应当地环境,出现了不活跃的现象,同时胡峰、牛蜂整天在蜂箱周围虎视眈眈。合作社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每天一大早就守候在蜂场,观察蜜蜂的生存状况,进行加减蜂脾、分并蜂箱、捕杀害虫等,连续两个多月的呵护使蜜蜂度过了危险期,开始适应当地环境,蜂群从100余箱增加到近150箱,这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热心服务,惠及民生促增收
      以党建引领,带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服务全村人民,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茶里村始终把带贫益贫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合作社的100箱蜂,折股于全村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收益的90%全部分配到户,集体留存10%用于基地建设开支,收获的蜂蜜在出售后将兑现到贫困户手中,实现户均增收200元。在第一个目标实现的同时,茶里村又开始探索使用新式蜂箱开展“懒人”养蜂法,以带动养蜂零经验的农户参与养蜂,从而让更多农户靠养蜂实现增收致富。力争实现全村人均一箱蜂,户均增收一千元的目标,叫响“石泉养蜂第一村”美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