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宁陕 > 正文内容

    宁陕:注入红色基因 决胜脱贫攻坚

    作者:任婉君 时间:2020-11-23 08:47 来源:宁陕县 字号: 打印

      “搬进的新房子宽敞明亮,离开了交通闭塞的老窝;孩子上小学住宿,还有每年1000元的生活补助;以前看病难、看病贵,现在“先诊疗后付费”,住院报销比例达到合规费用80%以上;产业发展的好会有奖补;村集体经济组织再一次分红.......”贫困户们谈道:“是脱贫攻坚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改变,能享受到这些政策福利,日子也越过越好。”
      近年来,宁陕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始终将脱贫攻坚当成首要政治任务来抓,抓思想认识到位、抓行动落实有力、抓责任担当有为,围绕增进民生福祉,立足镇情实际,坚持“产业富镇、项目带镇、生态强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思路,多措并举谋划推进,凝聚合力攻坚突围,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在奔向小康之路上,诠释披肝沥胆战脱贫的政治自觉,彰显拳拳为民的党员本色。

      建强阵地堡垒,组织联动有力。
      坚持把支部建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在作战一线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战斗力。建立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联结机制,共同谋划,合力推进。用好用活党内生活制度,坚持理论武装,重视学习教育,以三会一课“充电、蓄能”,以主题党日“强心、补钙”。坚持党建工作“三个一”制度(一套党建责任体系、一张季度任务清单、每月一次晾晒通报),夯实党建基础,充实队伍力量,配齐配强5名村级党建指导员,形成上下联动、步调一致的工作局面。
      丰富党员教育形式,拓展红色内涵。依托“党的生日”,为共产党员户、五旗党员户挂牌,亮党员身份、立党员精神、树党员形象,紧紧围绕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行的“星旗工程”,对标各项重点任务,实现工作全面落实,党员作用充分发挥,助推各村之间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打造党性教育“活课堂”,流转农户土地,开展鲜食玉米种植活动,在实践锻炼中提素质、强本领。

      壮大集体经济,激发干事活力。
      以三变改革为契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摸清家底,整合资源,成立股份制经济合作社,本着“对民负责,为民谋利”的原则,充分运用党内民主议事制度,做到涉农资金投放安全、使用及时、监管到位。通过召开党员大会、集体经济股民大会等,认真研判、制定分红方案,以及风险防控机制,镇村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对接市场投放主体,实地调研,研判投放实体风险系数,确保低风险,高收益,2019年至2020年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红资金共达28万余元。
      “要致富,就得有个好支部。”宁陕县大力推进“三带三亮”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实现层层带动、个个提高,整村提升。2017年至今,先后整顿软弱涣散村2个,2019年11月完成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坚决把“作风硬、工作实、素质强”的村党组织带头人选拔出来,推动5名党支部书记兼任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紧紧围绕当前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治理、产业农业发展、社会治安管理等多项重点工作,抓质量、抓成效,对标对表“支部争五星,党员夺五旗”,自查短板、挖掘潜力,各村争当先锋,党员争当模范。5个村每年在经过“五星竞赛”激烈角逐后都能顺利摘星,2020年前三季度全镇共评定“五旗党员”111名。

      干群架桥连心,真帮实扶增效。
      镇机关实行“每周二”全体干部集中下村入户工作机制,在包帮贫困户方面下实锤,重实效。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主抓、现场督导,对脱贫难题“把脉问诊”,调处化解国道G345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矛盾,动员五保户入住敬老院集中供养,为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推荐就业信息,围绕民生发展,镇领导班子群策群力。镇人大代表创新建立代表下访制度,听民声,汇民意,长坪村先后建成7座铁索桥、移动通信基站实现全覆盖,观音沟堰渠修建竣工。疫情防控期间,包帮干部宣传防疫政策知识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帮助贫困户代办个人事项,与群众拉家常、做朋友,甘当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
      宁陕县领导干部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经受政治历练、党性锻炼,2020年28户62人脱贫任务完成,全镇剩余未脱贫户0户0人。脱贫不是终点,镇脱贫攻坚工作政策不变、力度不减、队伍不撤,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全力以赴奋战后续巩固提升,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