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和评价安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宣传和普查短表登记工作情况,改进普查宣传方式和提高普查表填报效率,11月18日至20日,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利用12340电话调查专线,在全市18岁以上市民中开展了一次专项调查,获得了 649个成功样本。调查显示,安康市第七次人口普查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支持率、填报率高;群众获取普查信息的方式以社区传播为主;普查短表填报方式以普查员上门登记为主。
一、“七人普”真正做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调查显示,市民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的知晓率达99.69%,报表的填报率达93.30%,支持率高达100%。充分说明前期广泛深入的宣传使本次普查“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的理念深深的印在了每个安康市民的脑海里,转变为对人口普查工作的支持,体现在对全体市民普查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中。
调查显示,各县区在知晓率和支持率上差异较小,基本达到100%,在填报率上略有差异。在知晓率上,有10个县区为100%,2个县区达97%以上,各县区之间差异较小。在支持率上,各县区支持率均为100%,各县区之间不存在差异。在普查短表填报率上,有1个县(汉阴县)为100%,有4个县达95%以上,有1个县(平利县)达80%以上,县区间存在一定差异。详细情况见下表:
二、知晓“七人普”的途径以社区的宣传为主,城乡存在一定差异
社区的宣传是群众知晓“七人普”的主要途径。在问题“您从哪里知道人口普查的?”回答中,“社区的宣传”排在首位,占比为33.41%;“手机或网络”等新媒体次之, 占比为23.91%;“听说或普查员告知”等人际传播方式排在第三位,占21.81%;而“电视、报纸”等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排在第四位,占比为20.40%;其他方式最少,占比为0.47%。详细情况见下表:
由此可见,在市民了解“七人普”的众多信息途径中,社区的宣传起到了主导作用。而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已经逐渐退出了主流位置,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网络新媒体和面对面的人际传播。
分城乡来看,市民了解“七人普”的信息途径依旧以社区宣传为主,而在“手机或网络”新媒体和“听说或普查员告知”的选择上,却因城乡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居住在城镇的市民,利用“手机或网络”等新媒体获取“七人普”信息的方式,仅次于“社区的宣传”,排在第二位。而居住在乡村的市民却将“听说或普查员告知”等人际传播的方式,仅次于“社区的宣传”,排在第二位。充分显示出,城乡居民在获取信息的途径差异。详细情况见下表:
三、填报方式以普查员上门登记为主,地域间存在差异
普查员上门登记仍然是最主要的登记方式。在问题“您是通过哪种方式填报人口普查表的?”回答中,“普查员上门登记”排在首位,占75.13%;表示“普查登记点登记”次之,占11.35%;“电话访问填报”排在第三,占9.35%;“手机自主填报”1.34%;“其他”2.83%。详细情况如下表:
虽然总体上都是以普查员上门登记为主,但是却因地域的不同,显示出一定的差异。分县区来看,全市有1个县区(宁陕县)普查员上门登记占比最高,为90%;有9个县区普查员上门登记占比位于70-90%之间;2个县区(汉滨区和恒口示范区)占比在50-70%之间。详细情况如下图所示:
分城乡来看,普查员上门登记的比重又因城乡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差异。在乡村,普查员上门登记的占比最高,为80%;在城镇,普查员上门登记的占比略低于乡村,为74.23%;在城乡结合部,普查员上门登记的占比较低,仅为60%。具体情况见下表: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发现,普查员上门登记的占比多少和该地区人口流动性的强弱相关。在人口流动性较弱的地区,如乡村,普查员上门登记的占比较高;在人口流动性较高的地区,如城乡结合部,普查员上门登记的占比较低。
四、几点启示
“七人普”的知晓率、填报率和支持率是评价本次普查工作的重要指标,仔细分析我市高知晓率、支持率、填报率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启示。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关键。一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研究部署人口普查工作,及时解决人口普查重大问题。二是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在普查登记期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郭青和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俊民分别参加人口普查登记并发表电视讲话,倡议全市广大市民配合支持普查,如实申报普查信息。全市各县区共有23名党政主要领导接受普查登记、发表动员讲话。各级领导的率先垂范,将“七人普”的宣传和登记工作推向高潮。
2、全面发动广泛宣传是基础。市县镇村四级动员,全面开展宣传工作,形成浓厚宣传氛围。一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晶华出席第十一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暨安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活动并宣布启动;二是多种宣传方式并举,形成立体宣传氛围。安康电视台、安康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布人口普查倒计时、宣传标语、宣传形象片等;城区路牌、公交车、出租车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人普宣传标语;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人口普查一堂课”,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安康统计官网、微信公众号、联通运营商及时发布各类人口普查信息。三是安康政府网发布《致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倡议书》,号召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用行动支持普查;四是各县区因地制宜,与市级宣传遥相呼应、上下联动,利用横幅、标语、短信、微信进社区、至普查对象等形式开展宣传,确保宣传全覆盖。形成了集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多媒体“五大平台”为一体的宣传格局。
3、高素质“两员”队伍是中坚力量。全市通过公开招聘、抽选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员、抽选镇办村组干部等方式选聘“两员”14874人,其中:普查指导员2985人,普查员11889人。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庞大“两员”队伍为人普的宣传和填报,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五、建议
1、因地制宜开展宣传策略。根据调查结果,电视、报纸等传统大众传媒已经逐渐退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取而代之的是更有针对性的社区宣传、手机或网络等新媒体,在今后普查工作宣传媒体的投放选择中,要更加重视社区的宣传作用,更有针对性的采取个性化的宣传策略。由于城乡居民获取信息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宣传方式也应该有所侧重。在城镇,应更加注重手机或网络等新媒体的作用,而在乡村,应更加注重人际传播,依靠亲友、邻里、熟人等面对面的宣传方式开展工作。
2、采取灵活多样的登记方式,改进手机自主填报方式。从调查结果来看,普查员上门登记占比与该地区人员流动性相关,反映出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大,普查员上门登记的难度随之加大,而不得不采取多种登记方式作为补充的现状。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手机和网络成为在城镇市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拥有较高的使用率,而使用手机进行自主填报的比例仅为1.34%,远远低于其他填报方式。反映出在实际运用中,手机自主填报由于其程序设计等原因,不被普查员所青睐的现状。建议在今后的普查工作中改进手机自主填报程序,使其可以在调查中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逐渐成为主流的登记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