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央视综合频道《焦点访谈》栏目对平利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关注报道。
本期栏目中提到的“人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于北京时间12月14日至15日举行。本次论坛以“推进全球减贫事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0多个国际组织的200余位政界、学界、新闻界和企业界代表线上线下参会,围绕加强减贫经验交流与合作,深入探讨,达成广泛共识。本次论坛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扶贫办主办,中央广电总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承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全球化智库参与。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郑小东在人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上宣传推广平利总队长机制和新社区工厂扶贫模式。
平利县是秦巴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全县有137个村,有贫困村79个,贫困人口21809户60760人,贫困发生率22.4%,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底实现了整县摘帽,目前所有贫困村和贫困户全部高质量脱贫退出,平利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今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平利考察调研,对平利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平利县探索创新了脱贫攻坚总队长机制,由县委书记、县长带头,全县所有县级领导、部门和镇党政主要负责人都直接到村担任脱贫攻坚总队长,一人一村,对村上的脱贫攻坚任务落实负总责。在县上的统一安排下,各村总队长统揽各项重点工作,统领村级帮扶力量,统筹解决困难问题,把攻坚拔寨的关键点位下沉到村到户到人,把“关键少数”、精锐力量聚集到村到户到人,把脱贫摘帽指标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构建以村为基本单元、以户为主要靶向、以人为主要对象的脱贫攻坚“一线作战体系”。
为了破解搬迁贫困户“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问题,探索创新的新社区工厂就业扶贫举措,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把工厂建在搬迁社区,把小微车间办到群众家门口,让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就业,一人进厂、全家脱贫”。社区扶贫工厂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深受企业和群众欢迎,在西部贫困山区被广泛复制并蓬勃兴起。目前,陕西省已累计发展新社区工厂1000余家,其中安康市691家,解决了2万余人就业增收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