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建强堡垒引领致富路

    ——汉阴县涧池镇抓党建促经济发展工作侧记

    作者:刘仁宏 时间:2005-05-10 10:19 来源:汉阴县 字号: 打印


    走进汉阴县涧池镇,处处呈现出大干快上、开拓奋进的动人场面。干部群众在道路修筑现场、扶贫搬迁工地上忙碌得热火朝天;多倍体桑园间、无公害蔬菜大棚里、村头院落的“农民技校”中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整齐规范的U型渠在工人精心的衬砌中一米米延伸;绿油油的麦苗、沉甸甸的油菜结结在阳光下欢快起舞……。

    强班子、带队伍,凝聚民心

    该镇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进村入组访大户、入企业访能人,深入调研、冷静思考,确立了“抓党建、促发展、建强镇”的发展思路。镇党委始终把“五好党委”、“五好党员示范岗”、机关“双满意”、农村“双五好”的创建和“四个培养”工程的实施,作为总揽全局工作的抓手,先后制定下发了《党建工作实施方案》、《党建目标责任书》、《党员联户包帮责任书》夯实责任。党委班子始终坚持党建联系点制、党建工作“五个一”、“三会一课”制。采取“两推一选”、“一肩挑”、下派干部任支书等方式配齐配强了村支部班子。并实行村班子成员每年向党员、人民代表、产业大户述职述廉的办法加强班子建设。镇村班子由弱到强、制度由虚到实、队伍由小到大,有力地推进了基层组织的经常化、制度化。两年中先后涌现出8个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5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33名,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500多名、绿色产业标兵480多户,带动了全镇4300多户群众过上富裕的日子。镇党委书记罗本军同志也被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授予“人民满意公务员”称号,该镇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镇”、市级“五个好党委”、“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组织工作在县委考核中,连续六年名列全县第一。

    人心齐、事业兴,强镇富民

    发展养殖业逐渐富裕起来的安全村六组村民王大才发自内心地说:“我以前没事干成天喝酒打牌,到处惹事生非,自从去年养起了几十头三元杂交猪挣到钱后,晚上做梦都想到在养猪,今年镇上还给我评了个‘绿色产业标兵’……”。镇党委按照“生态立镇、科技兴镇、产业富民、工业强镇”的发展战略,确立了“优粮、强牧、提桑、兴菜”的思路发展农业主导产业。 通过党员引大户、大户带小户,仅2004年全镇粮食总产达6715吨,同比增长21%。以建“三元杂交猪养殖”、“蚕桑产业示范”和“绿色蔬菜种植”三大基地为目标,全镇已培育三元杂交猪繁育示范户42户,各类畜禽养殖大户累计860多户。实现年养蚕7037张,年产值420余万元。蔬菜种植面积达4400亩,其中无公害蔬菜2800亩、年收入530余万元。工程化稻田养鱼、连片优质莲藕、名优精品果园等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仅2004年镇内农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行业的私营企业及个体户1500多家,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年产值7400余万元,完成生产总值17100万元,同比增长20%,实现农民人均收入达2113元,较上年增长249元。

    办实事、做好事,造福百姓

    近三年,该镇通过集镇开发、兴修水利、治理荒山、道路建设、农电改造、扶贫搬迁、一改三建、校园建设“八大实事工程”的办理,进一步凝聚了人心。先后分三期共开发集镇达7万多平方米,商业铺面及农贸市场增加36000平方米,街道增加9条,并完善集镇配套设施。军坝、西坝、洞河等村已衬砌U型渠20公里、打机井11口,荒山造林325亩。实施了中青村“通达工程”,改造北部山区机耕路40余公里,修便民桥8座,彻底改变了山区群众交通“梗塞”的状况。完成洞河、栋梁、安全三村的农电改造工程。实施“扶贫搬迁”工程 ,使高山区65户受灾群众共285人喜迁新居。防氟改灶及“一改三建”工程的实施,给3000余户群众的生活条件带来了新变化。修建中小学宿办楼、教学楼,使全镇95%以上的学校实现砖混化,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4年顺利通过省普九验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