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发展之基,健康是幸福之源。平利县围绕让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三大目标,经过5年艰苦努力,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医疗技术人员“三合格”、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全部达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覆盖范围,县域内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免收住院押金和一站式结算政策全面落实。全县因病致贫人口由2015年末的2182户5498人减少到目前200户486人,减少了1982户5012人,因病致贫占总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0.1%下降到0.93%,平利县连续两年被市卫健委评为“健康扶贫先进县”,县卫健局2020年10月被省卫健委评为“全省健康扶贫数据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坚持强基固本,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疗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县镇村医疗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实现有地方看病,县级建有二级甲等医院2所,其中县医院进入全国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提升500强医院第一阶段建设单位、县中医院确定为国家现代医院管理试点单位。县医院迁址新建项目主体验收,县级示范性托育服务中心项目正在启动建设,新建的县疾控中心综合实验楼建设即将投入使用。11个镇均建有公立卫生院,内设中医馆,并按照《国家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标准》对业务科室布局流程进行了优化改造,4所镇卫生院“优质服务进基层行动”通过市级专家评估、2所镇卫生院通过“国家级满意乡镇卫生院”验收。2016年以来,投入375万元对各村卫生室进行改造升级,全县137个行政村中134个村建有标准化卫生室(3个村属于镇卫生院所在地由其代管),易地搬迁安置点110处均有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覆盖,县镇村医疗机构无“空白点”。加大医疗人才引进力度,实现有医生看病,2016年以来,通过振兴计划、定向招聘等方式招聘引进医疗人才147人,目前全县医疗卫生从业人员1085人。强化对口帮扶,西安市中心医院、安康市中医院分别对口支援我县县医院和县中医院,江苏武进人民医院、中医院及其下辖的1个镇卫生院也与平利县医院、中医院、老县镇卫生院建立了稳定的结队帮扶关系。2016年以来,各对口帮扶三级医院累计派驻我县医疗专家180余人次,举办学术培训500余次,接收我县派出医院骨干进修80余人次,帮助建设重点科室12个,开展手术400台、新技术新业务30个,远程诊疗服务400余例,接收我县派出医院骨干进修500余人。同时,我县积极推进“县镇、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服务模式,县级医院与11个镇卫生院组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定期选派医疗专家到镇卫生院坐诊,基层群众能够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的卫生医疗服务。实施“互联网+健康扶贫”工程。建成县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并积极发展远程医疗服务,县镇医疗机构远程医疗全覆盖并辐射到部分村卫生室,规范运行全市首家远程动态心电监测云平台,构建县镇“心电一张网”,彻底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坚持防治结合,保障贫困群众健康。“四个一”健康管理贫困群众,即每年提供一次常规免费体检,体检结果反馈本人,让贫困群众掌握自身健康状况,并为其建立一份健康档案信息;签订一份管用服务协议,按照省卫健委提供的慢病签约模板并加入公民健康教育66条,对贫困群众实施签约服务,严格按照国家公卫管理要求落实随访和用药指导;培养一个健康明白人,在贫困户家庭成员中至少培训1名成员使其掌握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树立自身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带动全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结对帮扶打通最后一公里,全县卫健系统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健康扶贫工作,与因病致贫贫困户结对帮扶,达到了尽锐出战。“三个一批”分类救治贫困患者,县、镇医疗机构组成专家组,对贫困人口进行疾病筛查,建立救治台账,为确诊的贫困患者制定“一人一策”诊疗方案,建立大病患者就医“三级帮扶”机制,由镇、村医务人员与患者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县级医院医院专家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对口支援的三级医院进行技术支援和指导,贫困群体中的“大病、慢病、重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诊治和服务管理。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向群众提供14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常住人口居民健康档案184202份,建档率96%,全县建成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12个,其中数字化接种门诊6个,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达98%以上,传染病发生率逐年下降。“健康平利”推进全民健康,贯彻“健康中国”战略部署,落实“健康陕西”工作要求,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健康平利”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机构,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素养提升深度融合,在居民小区规划建设群众性健康运动场所,健康支持性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县镇村健身器材配置基本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广场舞、保健操、跑步等健身运动得到群众喜爱和迅速普及,群众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习惯逐步养成。
坚持精准帮扶,创新健康扶贫举措。落实医疗保障倾斜政策,严格执行贫困人口“三重保障”医疗政策,积极与各级公立医院签订贫困人口医疗服务协议,贫困人口在市县镇定点医院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实行医疗结对帮扶,建立医疗机构支农长效机制,县级医疗机构与各镇卫生院采取定期联合巡诊、远程诊疗等方式,保证贫困群众能够享受到均等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实施“党建+健康扶贫”工程,充分发挥卫健系统党组织和党员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健康扶贫主题党日、“四个一心连心”等活动,提升健康扶贫的质量和成效。集中开展一线扶贫活动,每年集中开展一次专项行动,抽调系统500人以上,逐镇、逐村、逐户核查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解决工作难点问题,送医送药上门服务,确保健康扶贫对象不遗漏、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卫健系统医务人员与贫困群众通过面对面交流,既让常年在医院单一从事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对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和需求有了解,促进了医务人员在岗位上的责任心,又使群众对健康扶贫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