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近年来,汉滨区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多点发力织就兜底保障网,确保弱有所扶、老有所养,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最近,气温骤降,汉滨区早阳镇东湾村九组温荣弟家迎来了几位熟人,镇村干部入户查看取暖、用电及生活情况。
50岁出头的温荣弟还有个40多岁的弟弟,先天肢体残疾的兄弟二人基本失去劳动能力,年近八旬的老母亲照顾他们越来越力不从心。脱贫攻坚中,一家三口均被纳入农村低保系统。今年,温荣弟家各项补助金合计10000多元。
在东湾村,像温荣弟家这样的低保户共有30多户,除了按规定落实各项兜底政策外,帮扶干部还时常上门探望。
“要看他们平时的生活,特别是冬季防火、夏季防汛,要随时上门,督促他们注意安全。对全村每一户村民进行动态监测,确保每个村民享受到党的好政策。”早阳镇东湾村党支部副书记胡兴记说。
2020年,汉滨区对未脱贫人口和脱贫监测户、脱贫提升户、边缘户开展全面查漏补缺,截止第四季度全区享受农村低保15486户40608人,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14234.41万元。农村低保覆盖率由2019年四季度的5.2%提高到7.11%。农村低保增数量,特困供养提质量。一箭之遥的早阳镇敬老院里,80岁的陈开省老人正在度过来这后的第二个温暖的冬天。过去,没有子女的陈开省独自一人照顾残疾老伴儿,每逢冬天尤其困难,砍柴取暖、生火做饭,没一样不让他头疼。自从入住敬老院享受集中供养,空调温度自己掌控,服务人员的体贴照顾更是让他暖到了心底。
敬老院还为每位入住的“家人”建立了“彩虹”健康档案,用不同颜色表示高血压、糖尿病等信息,精准施策,精细服务。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张滩区域敬老院,除了合理的膳食搭配、完善的医疗保障,院里还经常开展文体活动,不断丰富145位集中供养对象的精神文化生活。
兜住民生线,保障幸福感。目前,汉滨区建成敬老院29所,设置床位3887张,同时,制定具体措施,强化分散供养责任落实,提升特困供养水平,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残疾补贴等作用,切实兜住民生底线,织密保障网络,建立长效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汉滨区:搬出“穷窝” 移来幸福[ 01-18 ]
下一篇:汉滨工业经济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01-25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