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坪为进一步拓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渠道,全面推行“见习村官”制度,为村级组织输送“素质好,文化高,懂经营,会管理”的后备军和主力军。
一、严格选配,保证质量。坚持思想政治好,致富能力强,双带作用明显,善于做群众工作,热衷于村上事业发展的选配标准,以农村青年中的创业先锋、每年新分配录用的选调生、乡镇机关后备干部、外出务工回乡青年等对象为主,通过“三荐”(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一考”(民意考评)、“两票决”(党政班子联席会议票决,党员、村民代表、群众代表票决)的方式进行公开选拔。规定每个村至少选拔1-2名见习村干部,见习期1-3年,见习期内不占编制,不拿固定工资,但享受现任村“两委”参与村级重要事务等政治待遇。目前,全县共选配“见习村官”234名,平均年龄33岁。
二、注重培养,强化锻炼。根据见习村干部的特点合理设岗定责,系正式党员的为“见习”书记助理,非党员的为“见习”村委会主任助理,适当压担子,让他们参与一些实际工作,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乡镇党委班子成员、村党支部书记每人联系1—2名见习村干部,对他们进行传、帮、带,使他们熟悉本村村情,扩大群众基础。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乡农广校、村活动室,定期开展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实践活动培训,逐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行定期汇报、跟踪考核等制度,乡(镇)、村两级积极为见习村干部创造各种实践锻炼的平台和载体,为见习村干部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考核管理,激发活力。对见习村干部选、育、用实施全程科学化管理,实行建立专案、日常监督、跟踪考核、动态管理等机制,重点对见习村干部参与村级管理的个人意愿、主观努力、工作成效、“双带”作用发挥等进行考核和监督,对表现优秀及政绩突出的在村级换届或村“两委”空缺时优先推荐任职,对表现不合格者及时予以更换,做到“能进能出”。对见习村干部愿加入党组织的优先培养,优先发展;期满成熟的见习村干部,推选到村干部岗位上,特别优秀、能力突出的、群众公认的直接选拔到村主要干部岗位;见习期表现优秀的选调生和机关干部列入科级后备干部。年底,在乡镇各项表彰奖励中,安排专项指标和名额,向见习村官倾斜,对“见习村官”中优秀的进行一次性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干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