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各种微生物病菌生长繁殖迅速,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物中毒进入易发、高发、突发期,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发生,针对夏季食品安全特点,市市场监管局特作以下提示:
常态化疫情防控不能松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变异毒株传入我国风险不容忽视,境内再现本土病例。全市餐饮服务单位要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措施,遵守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场所通风、消毒,人员测温和健康管理制度,建立并落实每日晨检制度。要主动配置“公筷公勺”,引导消费者自觉使用,劝导消费者“分餐分食”防范感染风险,合理提供食谱菜单,倡导绿色环保,开展“光盘行动”,杜绝餐饮浪费。
防止野生菌、野菜中毒
不要随意采摘、出售、购买、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野菜。烹调加工野生菌、野菜前,应使用流水反复涮洗,次数不少于3次,且先洗后切。野生菌、野菜不要凉拌食用,不要多品种混合加工,加工时要炒熟煮透,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食用野生菌、野菜后,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中毒症状,要立即催吐,并立即就医。
居家饮食宜清淡
夏季饮食宜口味清淡,烹调方式多用蒸煮炖,少用煎炸,饭菜要注意烧熟煮透。要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和鱼肉蛋奶豆等,以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在烹饪过程中要注意清洁卫生,做到成品、半成品和原料分开,生熟分开、荤素分开。食材要洗净,切配、盛放食品的餐用具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居家饭菜制作应适量,尽量一次吃完,剩饭剩菜应及时冷藏,冷藏时最好用保鲜膜包好,冷藏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应确认无腐败变质并经彻底加热。
外出就餐或网上订餐慎选择
外出就餐或网上订餐时,应选择持有有效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等级较高、环境整洁、距离近、好评较多的餐饮单位就餐,餐后应主动索取发票等就餐凭证。不在卫生条件差、无证摊店、路边摊点用餐。
冷饮少食用,特殊人群多补水
大量摄入冰冷食物,会刺激胃肠道,造成功能紊乱,引发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建议多饮白开水,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绿豆汤、绿茶、酸梅汤等。食用冰冷食品时应适量,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不要立即食用冷饮,避免刺激胃黏膜,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老年人、幼儿及低免疫力人群应控制生冷食物的摄入,建议主动、少量、多次饮水,以补充身体所需水分。高温作业人群应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并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以补充高温作业能量和营养素消耗。
发生食物中毒莫慌张
发生食物中毒时,应立即到附近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不要乱服药物,以免延误病情,保留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剩余食品及原料、工具和设备,以备检查。
最后,市市场监管局郑重提醒全市广大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把从业人员管理关、原辅材料购进质量安全关、餐饮加工制作关、餐饮具清洗消毒关、环境卫生控制关,为消费者营造良好的饮食消费环境。广大市民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应及时拨打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