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坪县坚持以“特色产业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居住环境优美,家庭生活殷实,村务管理民主,社会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为目标,群众苦干,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抓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全县11个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实现生猪饲养总量达5.54万头,养殖大户168户; 发展草本药材2.24万亩、魔芋基地0.33万亩;劳务输出0.57万人,劳务收入达2000万元,示范村劳务收入和畜药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70%以上。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人均水平。
二是抓特色,改善人居环境。依照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扎实开展以“三建三改三化”为主的建家改造,示范村面貌焕然一新。11个示范村新建房239户,旧房改造564户、厨厕圈改造704户、院坝硬化555户。
三是抓基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通村水泥路、土地复垦、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项目超额完成规划任务,农村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示范村道路改造硬化34.72公里、修便民桥22座、农电改造68杆、集镇引水19.7千米、改造农田1006亩、新修河堤10.37千米。
四是抓落实,兑现惠农政策。认真落实“两免一补”、“一费制”等政策,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积极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送戏下乡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将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送到农村,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每年都组织文化、科技、卫生、计生、法律五下乡活动,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以此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五是抓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大力实施1000平方公里生态区建设,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城乡绿化等工作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广泛推广清洁能源,建设沼气池近2000口(省市两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沼气池398口),实施防氟改灶7000余户,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各项指标均在控制范围之内。
六是抓管理,提高村民自治水平。示范村紧密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口,以创建“五好支部”和党员“双联双带”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村级班子能力建设、活动场所建设、廉政文化进村活动,大力推进村务公开,建立健全各项民主管理长效机制,示范村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