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蒋家坪村考察时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蒋家坪村位于平利县老县镇西南部,有7个村民小组394户1216人,党员40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9户541人,2014年被确定为深度贫困村。近年来,蒋家坪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新工作机制,运用总队长机制聚合力,支部联建提升组织力,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把产业作为脱贫的治本之策,大力发展茶饮主导产业,走茶旅融合发展道路,2019年全村脱贫摘帽,累计脱贫197户532人,贫困发生率为0.74%。
实行“总队长”制 关键少数插到底
为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要响鼓重锤、尽锐出战的要求落到实处,平利县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头作用,创新推行脱贫攻坚“总队长”机制。蒋家坪村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驻村总队长,总队长对村上的脱贫攻坚任务负总责,统揽各项重点工作,统领村级帮扶力量,统筹制定攻坚措施,做到领导指挥在村、干部攻坚在村、问题解决在村、成效体现在村。在总队长统筹下,全村新修道路和硬化道路42.8公里,建成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和群众公共文化活动场地,改造和新建茶园2400亩,建成“平安居”茶旅民宿,培育经营主体3家,发放“三变”资金182.5万元,实现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全覆盖,群众安全住房达标率实现100%。
建立“支部联盟” 提升支部组织力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蒋家坪村坚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县级帮扶部门资源、资金、人力等各方面优势,村党支部与帮扶部门县文旅局建立支部联盟,实行活动共办、问题共解、资源共享,村党支部和局机关党支部组织党员联合开展脱贫信息研判、惠民政策宣讲、走访慰问民情、环境卫生保洁、文旅志愿服务等活动,共同理清发展思路、完善脱贫规划,实现了由“单打独斗”向“抱团亮剑”的转变,有力提升了党支部组织力。
探索“支部+” 增强造血稳脱贫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要输血,更要造血的指示精神,注重“输血”与“造血”并重,把产业发展作为群众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党支部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和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大力推行“支部+X+贫困户”扶贫模式,把龙头企业、能人大户聚在党旗下,把贫困户嵌在产业链上,实现贫困群众增收、市场主体发展、集体经济壮大的“三赢”目标。推行“支部+农业园区+贫困户”。盘活1200亩集体茶园资源,招商引进女娲凤凰茶业有限公司,与106户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吸纳就业157人,带动348名贫困户脱贫,年人均增收1100余元。在园区带动下,新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3家,民宿客栈1家、农家乐5家。创新“支部+社区工厂+贫困户”。充分考虑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问题,加强与搬迁社区党支部的对接,紧紧依托社区兴办社区工厂,引导搬迁户就近就业,全村搬迁户均实现了在社区工厂就业的目标,户均月增收2000余元。探索“支部+乡村旅游+贫困户”。支部确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以茶叶为主导产业,以凤凰茶园为载体,以民宿为抓手,动员党员致富带头人罗延会依托千亩观光山茶园建成了“平安居”民宿,带动全村新发展特色农家乐7家。目前,蒋家坪村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两山”理论实践基地,已被省、市列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样板村、因茶兴业因茶致富示范村、党员干部新发展理念教育基地,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发展的新道路。
推行“红黄绿” 精准发力增实效
为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下足绣花功夫”的重要论述,蒋家坪村在脱贫攻坚中聚焦每一户、每一人、每一个增收项目,推行“红黄绿”清零作战,分类建立“红黄绿”清单,已经完成的指标和任务用“绿色”标注,平时抓好巩固;正在推进的用“黄色”提醒,逐项跟进落实;欠账较大的用“红色”预警,统筹力量全力推进。干部成为专注一针一线、一户一策、精准发力的“绣花匠”,杜绝了扶贫干部“走读式”驻村、“挂名式”帮扶、“点卯式”入户等不严不实问题。2020年5月31日,九三学社中央到蒋家坪村开展民主监督调研后,对脱贫攻坚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在他们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调研的县区中,平利县是工作最好、问题最少的一个。”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蒋家坪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党建为引领,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