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纾困惠企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挖掘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全市新增“五上”企业延续了一季度以来的恢复性增长趋势,向好态势不断凸显。
一、全市“五上”企业主要特点
1、在库企业总量持续壮大。截止6月末,全市在库“五上”企业共计2488个,较上年同期增加158个,同比增长6.8%。企业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四,占全省企业数的比重为9.1%。陕南板块对比看,企业总数高于汉中市(125个)和商洛市(1687个)。
表1:上半年各市区在库“五上”企业情况
|
单位:个
|
|
“五上”单位
|
|
工业
|
建筑业
|
批零和住餐业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
|
服务业
|
陕西省
|
27289
|
7183
|
3719
|
9624
|
2862
|
3901
|
西安市
|
9258
|
1658
|
1372
|
2910
|
1110
|
2208
|
铜川市
|
693
|
200
|
67
|
248
|
104
|
74
|
宝鸡市
|
2661
|
850
|
233
|
1084
|
290
|
204
|
咸阳市
|
2090
|
745
|
154
|
823
|
218
|
150
|
渭南市
|
2145
|
567
|
286
|
835
|
293
|
164
|
延安市
|
1546
|
278
|
222
|
671
|
135
|
240
|
汉中市
|
2363
|
711
|
235
|
924
|
265
|
228
|
榆林市
|
2951
|
1016
|
753
|
690
|
205
|
287
|
安康市
|
2488
|
754
|
239
|
1060
|
165
|
270
|
商洛市
|
801
|
290
|
123
|
277
|
53
|
58
|
杨凌示范区
|
293
|
114
|
35
|
102
|
24
|
18
|
2、新增企业个数增长加快。截止6月末,全市新增“五上”企业173个,较上年同期增加50个,同比增长40.7%。企业个数较2019年同期减少13个,增幅下降6.9个百分点,新增企业个数虽快速增长但仍未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
3、新增企业主要集中在批零住餐业和工业。分行业看,批零住餐业仍占主导地位,截止6月末,全市新增批零住餐业企业112个,较上年同期增加40个,增长55.6%,占全部新增企业比重达64.7%;其次是工业31个,较上年同期增加8个,增长34.8%,占比17.9%。
表2:上半年分行业新增企业情况
|
单位:个
|
|
2021年上半年
|
占比%
|
增速%
|
合计
|
173
|
100.0
|
40.7
|
工业
|
31
|
17.9
|
34.8
|
建筑业
|
7
|
4.0
|
-36.4
|
批零住餐业
|
112
|
64.7
|
55.6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
|
8
|
4.6
|
166.7
|
服务业
|
15
|
8.7
|
7.1
|
4、区域分布集中,汉滨、高新、旬阳三县区占比高。从各县区分布情况看,截止6月末,新增“五上”企业数量居全市前三的为汉滨区、旬阳县和高新区,分别为45个、25个和21个,占全部企业总数的比重为52.6%,撑起了“五上”企业的半壁江山,其他九个县区之和所占比重尚不过半。
表3: 上半年各县区新增企业情况
|
单位:个
|
|
2021年上半年
|
2020年上半年
|
同比增加
|
占比(%)
|
安康市
|
173
|
123
|
50
|
100
|
汉滨区
|
45
|
43
|
2
|
26.0
|
高新区
|
21
|
19
|
2
|
12.1
|
恒口示范区
|
4
|
2
|
2
|
2.3
|
汉阴县
|
11
|
8
|
3
|
6.4
|
石泉县
|
13
|
4
|
9
|
7.5
|
宁陕县
|
3
|
2
|
1
|
1.7
|
紫阳县
|
5
|
5
|
0
|
2.9
|
岚皋县
|
8
|
9
|
-1
|
4.6
|
平利县
|
17
|
8
|
9
|
9.8
|
镇坪县
|
10
|
3
|
7
|
5.8
|
旬阳县
|
25
|
12
|
13
|
14.5
|
白河县
|
11
|
8
|
3
|
6.4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增企业后劲不足。从入库进度看,上半年全市累计新增173个,月度进库企业仅有25个,占全部新增企业比重仅为14.5%。从全省看,截止6月末,全市净增“五上”企业仅7个,排名全省第八。
2、退库企业较多,后续发展压力增大。截止6月末,全市因市场不景气、企业经营不善、无经营活动等原因,累计退库168个(含年度退出),其中工业退出40个,占退库企业总数的23.8%;批零住餐业退库97个,占比57.7%;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退库3个,占比1.8%;服务业退库28个,占比16.7%。
三、加快“五上”企业培育的几点建议
一要切实提高认识,重视企业培育工作。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继续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鼓励“五上”企业培育发展办法》,紧紧围绕今年全市“产业项目建设年”各项重点任务,抓工业、扩投资、促消费,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政府统筹协调,各部门抓具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
二要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一方面要加强“准规上”企业监测,充分利用行业主管部门的企业信息和税务部门的企业财务信息,挖掘成长性较好和接近规模的企业,抓好重点培育,督导已经达标但未入库的企业及时向统计部门申报入库,做到达标即入,应入尽入。另一方面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在库企业的监管力度,密切关注企业经营状况,防止在库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导致退库流失。
三要加大宣传引导,提高企业配合度。当前仍有不少企业对申报纳统存有顾虑,千方百计隐瞒真实经营情况,对申报纳统积极性不高。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做好企业法治宣传,引导企业放下思想顾虑,形成主动申报的良好氛围。同时,对一些大个体户、分支机构(产业活动单位)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扶持,宣传鼓励其“个转企、产转法、小升规”,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增添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