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是旬阳县委、县政府根据旬阳县情及发展态势逐步提出并稳步实施的三大战略,充分体现其科技含量和科学发展水平。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该县围绕三大战略,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调整思路,科学定位“三大战略”
自2003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以来,旬阳县委、县政府通过组织开展调研、召开研讨会、聘请专家论证等形式,综合分析旬阳县情,充分认识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支柱工业“引擎”基本形成和总量还不大、结构不合理、产品的技术含量低的工业发展现状,针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始消解和符合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要求的科学理性精神尚未建立的特色,作出了旬阳在地理空间上处于内陆河源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处于工业化初期、在历史人文上正发生着深刻的文化转型的判断,提出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化兴县的三大战略,领导全县人民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进程,坚定不移地打造具有河源地区特色的现代文化。
围绕三大战略,推进“五化”进程
全力抓好工业化进程。以汉江蜀河电站、桂花电站、大岭电站为重点的水电开发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成效显著,日产4000吨水泥生产线、4万吨锌焙砂、1万吨纳米氧化锌、1万吨钡盐及2000吨碳酸钡和黄姜综合利用、金寨铁矿采选冶生产线、旬阳烟厂技改项目开工建设,5万吨生物质柴油、360万千瓦装机火电厂、60万吨球团铁采选冶生产、500吨蚕丝制品和3000吨金属钙项目跟进运作,按期完成目标任务,使项目建设成为拉动工业突破发展的新支点。深入实施“双五”、“双百”工程和品牌战略,。抓好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促进产业集群,高度重视发展乡镇群体工业,确保工业经济增速达17%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新突破。
强力推进产业化进程。按照“强烟、扩桑、壮畜、优姜、兴林、稳粮”的发展思路,突出烟炉改造和烟路、烟水配套工程,加快基本烟田保护区建设,实现烤烟种植10万亩、产值过亿元目标。抢抓“东桑西移”和蚕茧价格上扬机遇,突出抓好密植桑园建设和先进喂养技术推广。大力实施订单畜牧,扩大存栏,提高出栏。研究甾体原料发展趋势,做好安姜3号种子培育繁殖工作。突出橡子、狮头柑、樱桃、拐枣、青竹等地域特色品种,加快发展壮大特色林业。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切实保障粮食安全。逐步建成一批特色产业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农家风情浓郁、家庭生活殷实的生态文明新村。
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编制城镇体系规划,抓好康华园小区、馨源小区、广场新区开发,做好旬阳大道、莲花池行政广场、火车站广场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推进老城风貌保护改造和宋家岭太极森林公园建设,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下功夫治理城镇“脏、乱、差”问题,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完善城乡市场服务体系,围绕立足产业化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大力发展以社区服务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着力发展高档次、大容量、特色化的大宾馆、大商场、大市场和大景点等三产服务业,加快转移农民,扩大农民就业,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强力推进生态化进程。立足县域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县情实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坚持以生态规划总揽建设全局,加快以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为重点的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突出以优化城镇布局、塑造独特的太极景观、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交通建设为重点的生态人居体系建设,抓好汉江、旬河两岸300里特色林果经济带建设,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进程,努力把旬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示范区。
强力推进人文化进程。大力倡导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推进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预警体系,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五保户集中供养、困难群众救济扶助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教育人们关爱自己、珍视生命、呵护家庭、努力学习、扎实工作、激情生活,齐心协力建设平等正义、团结友爱、充满人文关怀、人际关系融洽的和谐旬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