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安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文对科学调度9月3日至6日汉江洪水的先进单位安康水电厂、石泉水电厂和市气象局、市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安康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予以嘉奖通报。
9月4日至6日,安康遭遇强降水天气袭击,全市159个气象观测站降水量超过50毫米,56个气象监测站降水量超过100毫米,28个超过150毫米,14个超过200毫米,最大累计降水量出现在紫阳高桥272.4毫米,汉中上游部分中小河流已出现超警戒洪水。
受强降雨影响,汉江支流子午河、旬河、恒河、月河先后出现超警戒洪水,汉江干支流出现生成两次洪峰,安康水库先后出现14986立方米/秒(4日19时)和14106立方米/秒(5日23时)两次最大入库流量。
“洪水逼近,是否撤离群众、怎么样做到不扰民,让洪峰能顺利过境.......”在安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的会商会上,气氛变得异常紧张。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洪水博弈的战斗中,安康气象人全力守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面对强降雨袭击,洪峰过境,安康城区“为什么”安然无恙?此次汛情安康气象起到什么作用,他们又做了什么?
打好气象服务主动战
“预报服务不仅要盯紧汉江上游雨情,还要关注下游地区。”安康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莽不停地叮嘱市气象台每一位预报员。在这场迎战洪峰过境中,既要兼顾下游降雨与汉江洪水是否重叠,又要考虑对下游城区、旬阳、蜀河、白河造成的影响,随之带来的防汛压力不言而喻,安康市气象局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科学研判雨情汛情,为市委市政府领导科学决策和水电厂“削峰、错峰、滞洪”指挥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吹响提前调度的“气象哨”
9月4日凌晨3时洪水起涨,起涨水位322.47米,截止6日16时,安康水库上游水位328.13米,过万流量持续时长长达42个小时。9月3日11时,安康市气象台发布的《重要天气报告》指出,9月4日至6日全市又将迎来暴雨天气,过程累计降雨量50-150毫米,西部个别镇办可能超过200毫米,提醒本轮降水为区域性暴雨过程,加之汉江上游暴雨叠加,平均降雨量大,易引发汉江干支流洪水,建议各大中型水库提前科学调度。
9月4日7时34分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8时20分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9时40分紫阳县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石泉县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受强降雨影响,安康水库上游水位逐渐上涨至326.28米,下游安康城区离最高警戒水位(243.95米)还有4公分的距离,城区防汛形势严峻。
筑牢洪峰过境安全屏障
“由于持续强阵雨,本次汉江洪水过万流量持续近50个小时,双峰流量大、间隔时间短,水库高水位,调控难度大,平安度汛是最好的成效。”安康水电厂厂长陈宗让说。
针对安康水库调度严峻形势,省气象局领导高度重视,增派省气象台首席指导市气象台预报服务,联合开展会商。安康市气象局加强值班值守,主要领导一线坐镇指挥,严密监测、精准预报、及时预报预警,加强与上游(汉中)及水利、水电、水文等部门联动会商,每小时向市政府领导提供上游地区降雨预报、雨量实况及全市雨情和天气趋势。加强对石泉、旬阳、白河等(市、县)局的预报指导,针对过境洪水强化气象保障服务。
9月4日,市防汛指挥部召开会商会,适时研判汉江洪水,根据气象预报建议,果断将警戒命令发布参考依据中警戒流量调整为警戒水位,极大的提高了洪水调度的科学性。5日,安康市气象台与省气象台、汉中气象台加强联合会商,预报指出强降水位于汉中东部(镇巴、西乡)和安康全市,量级为大到暴雨(40-70毫米),汉中中西部以小到中雨为主,库区上游降雨系统减弱。根据市气象局预报建议,市政府决策安康城区不发警戒命令和一号命令,确保了安康中心城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9月6日10时,汉江安康中心城区段流量9410立方米每秒,水位243.67米,低于安康中心城区警戒水位0.28米,水势缓慢下降,洪峰顺利通过安康中心城区。7日早,洪水逐渐消退,逐步压减泄洪,13时入库已降至4000立方米/秒以下,汉江恢复了平静。在严峻形势下,安康市气象部门努力当好防汛“前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这次气象监测预报认真精准,电站、水文合力应对,防指水利统筹调度,安康城区有险有序未发警戒令和一号命令。”安康市政府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责任副总指挥长鲁琦对本次气象服务工作高度肯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