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汉阴 “六项措施”强化流动党员管理

    作者:李爱民 刘仁宏 时间:2009-06-24 14:48 来源:中共汉阴县委组织部 字号: 打印

    一是建立“台帐”,掌握外出动态。对辖区内所有流动党员建立档案,填写外出务工党员登记表,做到“六个掌握”,即掌握党员基本情况,掌握外出时间,掌握所从事的职业,掌握流入地址,掌握联系方法,掌握党费交纳情况。二是确定专人,搞好联系服务。 乡镇党委和县直党(工)委委员每人负责联系 1 名以上流动党员,村党支部委员(街道、社区党支部委员)每人联系 2 名以上流动党员;乡镇党委书记负责联系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负责联系本村支部委员,街道党工委书记负责,从而形成支部—支委—联系人—流动党员的管理链和一级抓一级的责任机制。三是定期“回访”,做好日常管理。 结合在农村党员中推行的“设岗定责”活动,以“增素质、增收入、增贡献”为主要内容,对农村流动党员实行定期“回访”,强化日常管理。四是建立制度,抓好工作落实。建立登记制度。对拟外出人员要注明拟外出时间、地点、从事职业以及联系办法;建立谈话制度。流动党员所属支部在党员外出前和返乡后要与党员谈话; 建立汇报制度。每名流动党员每年至少向支部以书面形式汇报三次,重点是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和学习情况;建立组织生活制度。每年要以乡镇党委为单位,利用春节前后对外出务工经商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和补课。五是接转关系,便于过组织生活。 对外出时间 6 个月以上,单位和地点比较固定且所在单位已建立党组织的,原党组织要将其组织关系转出,以便教育管理。对于外出务工党员流入相对集中但没有建立党组织的地区,可建立隶属于原所在地党组织领导的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便于流动党员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六是加强培训,提高党员素质。 要求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党工委),各村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流动党员返乡时期对其进行“补课”培训,尤其是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流动党员,要与其它外出党员编入学习小组,相互帮助提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xfw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